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观察

分类评价开启识才“精准模式”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1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基础研究人才以同行学术评价为主、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突出市场评价、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强调社会评价。

  基础研究是对新知识、新理论、新原理的探索,准确评价其成果非常困难。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而基础研究成果往往连“热闹”也看不了。就像法拉第的“电磁原理”,当时人们都认为没有什么作用。“术业有专攻”“隔行如隔山”,在基础研究成果评价方面,可以说一千个外行也比不上一个内行。相比之下,同行评价能采用大致相同的范式,更具效度,至少不会“拿着青砖当玉石”。

  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最终落脚点在“应用”,当然要以市场来说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如果不与市场结合,不符合市场需要,研究成果再怎么“高大上”也只是自说自话。苹果公司当年推出 Power Mac G4 Cube 时,业内人士认为PC设计可能从此会被重新定义,《华尔街日报》惊呼“华丽无比”,但是消费者认为性价比不高,用脚投票,一年后便“暂停销售”。经得起市场检验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成果才是好成果,研究市场、满足市场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者才是优秀人才。

  社会发展的程度越高,人的主体作用越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能引起受众“共鸣”,尤其是能让人感觉“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似醍醐灌顶”,才能更大程度地实现其社会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不可或缺的评价主体。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强调社会评价,更有其现实针对性,一些“砖家”闭门造车、信口开河,就被群众视为“疯言”“雷语”,无情地扫进思想的垃圾桶。

  人才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对所有人才由同一类型的评价主体“一把尺子量到底”,看似公平其实不然。粗放型的人才评价模式是伪伯乐,容易让千里马“骈死于槽枥之间”。分类评价突破粗放型的人才评价模式,开启识才“精准模式”,必将促进人才评价更加科学、客观、公正,引导优秀人才充分涌现,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吴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