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观察

中国经济需要法治升级版加持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1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备受瞩目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是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历次四中全会多聚焦于党风建设,而本届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在中共党史上尚属首次。(10月20日综合中国经济网)

  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三中《决定》共分十六项60条,其中单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这个重要章节;全会强调,“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三中全会这一重要论述,为如今召开的十八届四中会议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酝酿了主基调。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经济体制改革是最主要的改革重项;而经改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有个富有深意的讲话,“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那么,如何实现总书记强调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呢?归根结底还是要依法治国。要深化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改革,放飞中国经济的希望和梦想,期待法治蓝天!

  正如李克强总理一再强调的,“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只有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深化经济改革才有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和制度支撑,我们才能真正建设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推进依法治国,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稳固屏障。

  三中会议提出,至2020年,我们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公平竞争、交易有序、经济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法治经济。目前经济体制改革,其最大的困难和挑战就是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让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密切结合起来的,而不是扭着较劲。用什么来划清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形成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规范从何而来?又怎么来做到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与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让各种利益主体公平竞争,释放创新创造潜能,为中国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一句话,必须依靠依法治国!

  经济改革假如没有很好地引入法治变量,让法治在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独一无二的作用,包括经济改革在内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就难免会有短期化、功利化的倾向,许多改革也会因缺乏保护屏障而难以踏入“深水区”。

  缺乏法治先行,一方面各种经济主体(尤其是民营经济),由于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够完善,权益就会受到不平等的限制,而影响未来发展。另一方面,法治落后,就会导致政府与市场边界模糊,进而制约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发挥;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和服务方式等也难以落于实处。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安全预期,比如要强化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保护,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比如要做好“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让反腐更加制度化。

  经济改革期待法治蓝天!只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进一步厘清当前政府与市场关系不清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市场才能有效突显效率与公平的魅力,我们的企业的经营发展和转型创新,也就有了更为确定、更为持续、更为活力的发展环境。一句话,中国经济升级版需要法治中国升级版的加持与推动。(王振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