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观察

中国向“凯恩斯情结”说再见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1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核心观点:政府开动“印钞机”来鼓励花钱,短时间内肯定会提升经济增长速度,但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政府“印钞”并非公平分配,价格“信号”受到扰动,多出来的货币流通到哪里,哪里价格就会上涨。先拿到货币的人赚得“盆满钵满”,最后接棒者则只剩“清汤寡水”。

资料图片。图片来源:IC/东方IC

  9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出席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企业家代表,李克强称,因为池子里的货币已经很多了,我们不可能再依靠增发货币来刺激经济增长。今年8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速只有12.8%,在控制范围之内。我们还会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在稳定总量的同时要进行结构性调控,也就是实行定向调控。把已有的存量货币和增量货币向农业、小微企业、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倾斜。(9月9日新华网)

  对于很多人来说,每当遇到经济形势变化,心中总有挥之不去的“凯恩斯”情结。凯恩斯认为经济增长动力源自消费,储蓄只会降低资本的使用效率。因此主张政府应宽松货币,降低储蓄率,“逼迫”人们把钱花出去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但2008年出台“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后,我们解决了短期的难题,却遇到了长期的问题。如今,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经济学无法给出解决问题的答案。一方面,推动经济增长的是生产,是供给,而不是需求。另一方面,政府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政府要去指定一个产业发展方向,指定一个技术路线,失败的概率非常大。

  更重要的是,政府开动“印钞机”来鼓励花钱,短时间内肯定会提升经济增长速度,但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政府“印钞”并非公平分配,价格“信号”受到扰动,多出来的货币流通到哪里,哪里价格就会上涨。先拿到货币的人赚得“盆满钵满”,最后接棒者则只剩“清汤寡水”。

  “我们不可能再依靠增发货币来刺激经济增长。”话是这么说的,做也这么做的。

  目前,国务院已取消下放7批共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需报国务院部门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减少60%左右;减少、整合财政专项转移支付项目,从改革前的220个减少到目前的150个左右,减少了近三分之一;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每年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约100亿元;铁路运输、邮政业、电信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

  农产品、资源性产品、公共服务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等金融改革继续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破冰前行,民营资本设立银行启动;先照后证、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施行,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已逾600万户,呈爆发式增长。这些措施力图进一步通过产权制度和激励制度的改进刺激生产,激发个体和企业的创新能力,使经济增长“从依靠投资转到依靠效率提高”。

  当然,盘活存量金融资源搞活实体经济的根本,则在于进一步拓宽实体经济利润空间,让金融资本流入实体经济有利可图。这不仅要规范民间借贷市场,完善市场监管,限制投机暴富,同时还要深化改革,营造民企与国企间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环境。

  现在,既然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就要坚定地走下去。(中国经济网年巍)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中国经济“新常态” 有别于世界经济“新常态”

    共鉴中国经济,意聚发展雄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