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观察

世界太吵 听听自己:中国经济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1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新华网北京6月21日电(记者韩乔)尽管面临相当大的下行压力,中国经济正在稳步向前。不论舆论如何喧哗,外界如何唱衰,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保持定力,坚持改革,今年经济发展“上半场”表现不俗。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速、就业、物价等一系列备受关注的主要经济指标均处于合理区间。5月份中国经济月度标杆指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第四个月转强,外贸增速实现由负转正,民间投资占比持续攀升,新增注册登记企业数量激增,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年初以来,在全球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运行备受关注。伴随着投资走弱、出口放缓、房地产市场遇冷等情况,“硬着陆”“雷曼时刻”“明斯基时刻”等言论屡见不鲜。一些海外经济学家纷纷敦促中国降息、降准、采取“强刺激”措施预防“经济崩溃”。

  唱衰中国的论调并没有让中国决策者失去定力,定向调控、精准发力成为新一轮宏观调控的主要特征。所谓定向,就是在当前流动性总量偏大、地方债务风险上升的情况下,避免“大水漫灌”式的调控和“强刺激”措施,向经济运行中的薄弱环节给予有针对性的支持。

  今年第二季度,定向调控措施密集出台,在货币政策方面,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和三农率先得到支持,央行对符合条件的县域银行和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在财政调控上,国家加大对铁路、棚户区改造等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的投入。伴随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同发力,中国经济逐步企稳。

  从整体形势来看,中国经济发展还有很大回旋余地,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没有改变。当前,中国快速推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投资和消费需求上升,创造了巨大的内需空间;中国的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不均衡,内陆某些省份的人均GDP仅有沿海地区的三分之一,都是巨大潜力,蓄势待发。

  今年中国经济“下半场”即将登场,面对着产能过剩,债务违约风险等一系列挑战,调控的“靶心”渐渐明晰,让实体经济与金融服务面对面,让市场在调结构中发挥“主引擎”作用,让中小企业蓄势“新增长”等举措将为中国进一步改革发展、化解各种风险夯实基础。

  中国政府不发空头支票。随着改革的推进,中国国务院将于近期派出8个督察组分赴有关部门和地方进行实地督查,这是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国务院对所作决策部署和出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的第一次全面督查,确保今年交出有内容、有数字的成绩单。

  中国经济今年预期增长7.5%,低于往年,但以今日中国的经济规模来看,这样的增长仍将带来一万亿美元左右的年度经济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经济体的经济总量。中国有条件、有能力促进经济平衡协调和持续健康发展,为世界经济提供强大动力,也为世界各国带来更多机遇。(韩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