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资讯

中国第一商业集团中国最神秘的“红色资本家”创造出一个万亿商业帝国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0-0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此时,中国掀起了一股救亡,梁启超、康有为等人“公车上书”,远在无锡闲居养病的荣父(荣熙泰),更多感受到的是间复兴实业的热情。

  南通人张謇荣登状元,没有在京为官,反而回乡大兴实业,创办大生纱厂,一时名震天下。有了开创者,江苏、上海随即重燃实业热潮,商业呈现复苏态势。不少商人都有了巨大的资金需求,钱庄生意异常火爆。于是,在1896年,荣氏父子决定步人后尘,融资了1500银元,开起了广生钱庄。

  上海钱庄众多,竞争激烈,财富积累缓慢。所以父亲离世后,两兄弟靠着钱庄也只能勉强度日。二人心有不甘,于是萌生了想法:与其钱生钱,不如去创办自己的企业,做商品赢利。

  1899年6月的一天,香港九龙码头,面容敦厚的“二木头”荣德生正从广州出差返乡,在这里中转停留。一袋袋堆成雪山的白面粉吸引了他的注意,一番打听后,他才知道原来这些“洋面粉”是要运往内地的。联想到流入洋人口袋的银子,荣德生内心异常难受。此时,一个盘桓许久的念头在他心里清晰了起来。回到上海后,便立刻与荣宗敬商议:小麦和面粉是钱庄里交易量最大的商品,既然如此何不干脆自己开厂生产面粉!

  兄弟二人找到合伙人筹集资金后,办起了茂新面粉厂。办厂过程并不顺利,当地乡绅百般阻挠,固执地认为面粉厂的烟囱破坏风水、实属不祥之物......幸而得到总督认可,面粉厂才得以继续开办。1902年3月17日,茂新面粉厂正式启动,日产面粉300包。可没想到,当地乡绅无法阻止工厂开办,就四处散布谣言称“面粉太细太白,必有掺杂,吃了有害健康”。导致面粉销量远不如预期,第一个月就积压了上千包。

  为了打消百姓的顾虑,荣氏兄弟亲自走访无锡街巷的面馆、点心铺等,对各商家许诺:先试用,后付款;不满意,不收钱。商家的好评粉让“毒粉”的谣言不攻自破,本地市场销路大开。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人在东北的面粉厂被尽数摧毁,急需南方面粉支援。茂新厂因此销量激增,当年营收超过6.6万两白银。

  战后,江南一带出现了开办面粉厂的热潮,很快就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茂新连续3年亏损。兄弟二人果断决定改变战略,实现“添机改造”。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不惜向洋行分期付款购买美国面粉机,举债12万两白银采购,首付只有20%,使日产量迅速达到5000包,成为国内最大的粉厂。

  1914年,一战爆发,为解决军民所需,欧洲各国不得不向海外采购物资,面粉是采购重头之一。日本商行趁机到中国采购面粉,向欧洲各国倾销。中国面粉进入空前发展的“黄金时代”,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欧洲。中国摇身成为面粉出口大国。

  1910年,茂新面粉厂年生产能力达到89万包,比建厂初期的产能提高了10倍。截止到1912年底,面粉厂营业收入超过12.8万两白银,除了偿还各种负债之外,还略有盈余。面粉厂步入正轨后,荣氏兄弟看到了第二个商机:吃、穿两门是国事,发展实业,应从吃穿入手。吃的问题解决后,他们决定再做一局,上海申新纺织厂正式兴办。

  整个20世纪10年代,荣氏几乎是以“一年开一厂”的速度疯狂扩张。到1917年,荣氏兄弟用40万元买下了日本人在上海建成的日信纱厂,改名“申新二厂”,绝对是一桩给中国人长脸的事情。毕竟日资建造的纱厂被中国人收购,在中国商业史上必然是破天荒的纪录。

  20世纪30年代初,荣氏兄弟已经拥有茂新、福新、申新3个系统,在南京、汉口、济南等地设立了37个分部,14家面粉厂,9家纺织厂,成为中国第一大民营实业集团。1933年,荣宗敬在自己60大寿时自豪地说:“如今的中国人,有一半穿我的,有一半吃我的。”

  1937年8月13号,淞沪会战爆发,中日双方投入100万军队参与战斗,战况惨烈,上海全境被毁工厂2270家,荣氏集团损失惨重。

  1938年1月4号深夜,2/3的荣氏产业被轰炸机的炮火夷为平地,上百台英国精纺机被日本人尽数捣毁。接二连三的打击重创了荣宗敬,这位65岁的老人家脑溢血突然离世,弥留之际还竭力呼唤:“申新复业!”20多年来,荣宗敬一直是荣氏企业的顶梁柱。失去脊梁骨的荣氏企业陷入黑暗时期,从1937年到40年代末的十几年,是荣氏历史上最天昏地暗的一段日子。

  1946年4月25日上午,荣德生在家门口突遭人拦车袭击,匪徒要求荣家用50万美元赎回他。荣德生安然回家后,各种威胁、勒索电话、信件纷至沓来,持续两年之久,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

  当时中国的“十大资本家”,有9家举家出逃迁徙,荣氏家族的大部分人都离开上海,唯独荣德生执意留下。荣德生在无锡老家照看厂子,家族在上海的产业重担,一下子就落到了荣德生四子荣毅仁的身上。他和父亲做了一样的选择——留在,实业救国。

  万万没想到,在东北战场一败涂地后,党内势力互相推诿,荣毅仁成为了替罪羊。他被指责卖给政府的面粉腐烂发霉,前线士兵吃完拉肚子,才导致东北战局惨败。虽明知面粉是被暗中掉了包,可他却申诉无门。

  1949年5月,上海地方法院以“侵占、玩忽、盗卖公有财物”的罪名,向荣毅仁提起公诉,,当局趁机向荣家勒索巨额赔款,荣家送上黄金10条、美元5000。

  开庭前夕,荣毅仁在街上看到不少身穿军装的解放军睡在马路上,或是就着咸菜啃冷馒头,还礼貌告诉他公共租界有战斗,不安全,请他往回走。荣毅仁惊讶于居然有这么和气,对百姓毫无侵犯之意的军队。

  从1946到1949年,荣氏一族,因为被绑架、威胁、诬告、下狱,先后折损数百万美元。一心复兴祖业的荣毅仁,雄心壮志备受打击,而就在他心如死灰、一蹶不振的时候,一个改变了他后半生的人出现了。

  上海解放一周后,荣毅仁和一批工商业代表被邀请出席一场工商界座谈会。会议上,上海市市长陈毅对他许诺:“你是荣氏企业留在上海的唯一合法代表,所有荣氏企业统统由你掌管。有困难尽管开口,政府会倾力协助。”荣氏一家和陈毅一顿饭就达成了共识,荣毅仁看到了新政府的新气象,决定全心和党合作。

  只是,当时的荣家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因为各房兄弟分了家,1000万美元都被他们抽逃干净,连机器和纱锭都卖了,留给荣毅仁的只有一堆烂帐和巨债。不出半年,工厂接连遭遇几场空袭,企业没有任何盈利,已经无法给工人发工资了。不明的工人以为老板克扣,集体到荣家。

  百般无奈之下,荣毅仁只得求助陈毅。陈毅帮助下,资金困难得以解决,工人风波才平息。1951年底,人民银行总共向申新355万元。1950年6月,毛主席在中南海宴请全国政协委员,荣毅仁成了毛主席的座上宾,毛主席的一句话,深深地印在了荣毅仁的心里:“谁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

  1979年1月,小平同志荣毅仁说:给你的任务,由你全权负责处理。处理错了也不怪你。只要是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搞好,就不要犹豫。10天后,荣毅仁正式提出了建立“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构想。

  荣毅仁意识到,与其像之前那样组建一家单打独斗的公司,不如创办一家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做经济发展的“催化剂”,用投资融资帮助更多企业。

  中信刚成立时连一个办公室都没有,三四十人挤在北京和平宾馆的12间客房里。成立第一年,荣毅仁接待了来自40个国家的4000多个来访客人,和国内3000多人洽谈了业务。然而真正谈成的项目屈指可数,公司账户很快就掉到了7位数。

  一筹莫展之际,他想到用借债的方式投资,赚钱以后再还债。如此想法和当年他大伯荣宗敬举债办厂的思路如出一辙!1982年,中信在日本发行了100亿日元的私募债券,成为建国以来破天荒的头一次,彻底救活了一个国家重点项目——仪征化纤。

  1984年,中信发行了300亿日元、3亿港币、1.5亿元德国马克和1亿美元的债券,为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工业化建设,争取到了极为宝贵的资金援助。在担任中信董事长的14年里,荣毅仁没有从中信拿过一分钱工资,也没有占一股个人的股份。到他离开的那一年,中信从最开始的20来人,发展到3万多人,总资产800多亿人民币,下属33家分公司,成为国际上鼎鼎大名的跨国集团。

  2005年10月26日,荣毅仁去世,享年89岁。他的身后,留下了一个年营收4000亿、资产6万亿的世界五百强。媒体对他的评价是: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卓越的国家,伟大的爱国主义、主义战士。

  早在1956年,荣毅仁接受访问时就解释过,他作为一个资本家为什么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他说:“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是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我经常接触到党和人民政府的负责人,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在局势最紧张的时候,党的每一次分析,党的每一个政策,毛主席的每一句话周到又全面,稳重又果敢,说到了就做到了”。

  荣毅仁身体力行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资本家,可以有怎样的信仰和怎样的品行。荣氏百年的财富传奇,还将在荣家第三代、人的身上继续书写。

  本公众号所发布内容大多整编自网络,这些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不代表杂谈的立场。如图文内容有任何版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时更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