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资讯

十三五期间中国或引入“强势人民币政策”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0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 划建议,提出坚持开放发展,顺应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 经济,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有序实现人民币资 本项目可兑换,推动人民币成为可兑换、可自由 使用货币。而汇率政策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宏观调控工具,做好相关顶层设计,至关重要。

  “8·11”汇改后,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已得到基本完善,下一步更为重要的是汇率政策的选择。而做对汇率政策,在建设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中至关重要。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精神,建议可借鉴美国经验,采取强势人民币政策。

  强势人民币并非追求人民币单边升值,而是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前提下,按照“对内平衡优先”的原则定位人民币汇率政策。它强调做对利率比稳定汇率更加重要,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让汇率政策给货币政策松绑;强调汇率水平变化是结果而非目标,允许汇率根据经济基本面情况短期波动,将汇率水平变化当成其他政策实施的结果而非预设的目标;强调汇率政策是对外筹码而非负担,支持纳入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但非单方国际义务,支持加强全球金融安全网建设和区域货币合作。

  新汇改之后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基本完善

  诚然,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还有改进的余地,如扩大乃至取消银行间市场波幅管理、进一步弱化中间价的基准地位等。但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框架下,实施和操作人民币汇率政策。

  1994年汇率并轨之后,我国就确立了现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安排。所谓“有管理的浮动”,主要体现为对柜台市场挂牌汇率的日波幅管理、对银行间市场交易汇率的日波幅管理,以及对汇率中间价报价方式的管理。在2015年8月11日汇改(以下简称“8·11”汇改)之前,柜台市场的日波幅管理已经取消,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兑美元的日波幅扩大到±2%之后已基本能满足日常市场交易的需要。而惟有中间价的形成市场化程度较低、透明度较弱,造成了交易价相对中间价长期的偏离,制约了人民币汇率整体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8·11”汇改直指当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核心问题,优化中间价报价机制,改为主要参考上日收盘价,综合考虑外汇供求关系和国际主要货币汇率走势报价形成。在经历了初期的大幅震荡后,中间价与上日收盘价的价差趋于收敛,当日交易价围绕中间价上下波动,境外汇率也围绕境内汇率双向波动。关于“增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的改革目标初步达成。

  至此,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已基本完善。对于“8·11”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予以了肯定。11月1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声明,认为人民币符合可自由使用标准,支持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美国财政部也寄予理解和认可,最新一期的《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中放弃了2012年5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大幅低估的评判。

  诚然,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还有改进的余地,如扩大乃至取消银行间市场波幅管理、进一步弱化中间价的基准地位等。但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框架下,实施和操作人民币汇率政策。

  从理论上讲,制度是长期的、稳定的,而政策是短期的、可变的。正如在通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框架下,货币政策立场可以偏紧、中性或者偏松一样,汇率政策也应该是灵活的,因时因地而变,尤其要防止短期政策的长期化、机制化。僵化的汇率制度或者汇率政策,是导致资本流动冲击,诱发货币危机的重要原因,无论大国还是小国,均概莫能外。

  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开放发展,顺应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推动人民币成为可兑换、可自由使用货币。而汇率政策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宏观调控工具,做好相关顶层设计,至关重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