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观察

现代“伤仲永”是“神童崇拜”的断喝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1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从两岁起就被人称为“神童”。但像古时“伤仲永”一样,“神童”魏永康并没有在长大后依旧延续神奇。2003年7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学校劝退了。母亲曾学梅为曾代劳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喂饭而忏悔:“是我害了他”。(4月7日 《广州日报》)

  1岁多识字1000余,8岁上中学,13岁上大学,17岁考中科院硕博连读,从小到大获奖无数,就其成长过程而言,魏永康的母亲曾雪梅的确教育有方,魏永康也称得上一个“神童”。如果秉承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进行下去,魏永康完全有可能成长为一位杰出人才。可惜,他的故事却演变成了一个现代版的“伤仲永”。

  报道中有个细节,他家墙壁上长期贴着一张“名言警句”: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此语非常正确,但此处的“知识”绝不是单指识字多少,解题多快,智商多高,还应该包括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和素质。它可以是关于理论的,也可以是关于实践的,独立能力、判断能力、生活能力等都应该囊括在内。然而,曾雪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似乎紧紧牵着孩子的手一步一步走向“只会读书,不懂‘成人’”的教育误区。

  从一心只读书,母亲喂饭,到儿子遭退学,母亲怒吼:去死吧!并打骂。冰火两重天的态度折射了“神童梦”破灭的悲哀。在这样的母亲眼里,孩子只是一个没有压力、无需思考、不食人间烟火的读书机器,容不得丝毫的谬误,也没有自己的喜怒悲哀。无论是懵懂无知的童年,还是已经成人的青春期。起初大包大揽,代办子女的一切,“为你好”的母爱蛮力,逐渐“磨灭”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后来又无法面对孩子的“失败”,实质是自身教育的失败,以父母的名义强加给孩子太多自我的意愿和梦想,干预和“操控”孩子的事业和未来。

  个体的悲剧往往离不开社会的土壤。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似乎旺盛生长着一种“神童崇拜”。从“华容神童”到“湖南神童”,从学校争抢到舆论吹捧,社会只管津津乐道于“神童”的非凡成绩,“天才少年”的光环遮蔽了成长的缺憾及母亲的强悍偏执,变异的成功学扭曲了正常的教育观,使得“神童教育法”甚嚣尘上、迷惑人心。劝诫和警告,依然无法阻挡其在错误的道路上愈走愈远。

  时至今日,母亲才开始反思,痛悔自己害了儿子,这声忏悔对于母子二人来说都有点太迟,但对于其他人却是一声断喝,前不久媒体曝出两岁孩子穿尿不湿上培优课的新闻,可见还有多少父母沉浸在培养智力超常、起跑线提前的“神童梦”之中,还有多少孩子在父母强大的意志下上演各种各样心酸的“伤仲永”?

  魏永康的故事告诉我们,有太多超常的智慧被畸形的教育、自私的情感所磨灭,任何功利浮躁、目光短浅的教育模式只会压抑天性,泯灭人才。尊重每一个孩子,遵循科学教育规律,重视每一个生命呈现出的特殊或平凡状态,为他们提供健康、科学的成长环境,孩子们才可能如春天的花儿般尽情绽放。(斯涵涵)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