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产业

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意义是什么?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0-1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有人说,就是日本所说的六次产业。六次产业,是东京大学著名农业经济学家今村奈良臣提出的,指的是一二三产业密切结合,很难明确地把其中的一二三产业明确地摘分出来,而一二三无论是相加还是相乘,都是六,故称为六次产业。今村教授的词典中,在一二三产业之外,就另加了个六次产业。而我国有的学者做了引申,又加了个四产和五产,其实也还是属于第三产业,因此,没有流传开来。

  还是用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说法,比较合乎实际,也易于理解。六次产业的说法,主要可能是强调其有乘数效果,意义重大,超越了一二三产业本身,但是忽略了一二三产业的密切关联性,或者说融合。并且,六次产业也有固化模式的含义,而实际上,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根据产品的不同,有着各种很不相同的关联方式和特点。

  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就是农产品生产业、加工业和销售服务业的融合。融合,就是紧密关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一二三产业融合,与其说是一种政策主张,不如说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自发演化形式之一。这种演化,主要是市场力量的作用。不过,政府可以通过总结不同做法和经验,进行引导和推动。

  之所以要倡导和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是因为这种融合有很多好处。人们通常关注的是对农民生产者的好处,通常认为:仅仅从事农业生产,所得到的农产品原料价值比较低;而如果对农产品原料进行加工,就可以大大增值,增值数倍或更多;对农产品的销售服务过程,也能够实现增值。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农民就可以参与这种增值的分配,从而增加收入。

  这种认识是对的,但还不够完整。在我国,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重大作用,是解决好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需求的对接,使得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生产者,能够较好地满足加工商(进而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这些要求,涉及到品种、数量、品质、规格、品牌、安全性等方面。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使得生产者、加工者和消费者,都能够获益。生产者能够种得好,卖得出,卖得好;加工者能够获得所需要的原料,从加工中获得更大收益;消费者能够更好地满足食品消费需求。

  例如,在粮食生产方面,无论是稻谷,还是小麦,如果小农户都是单打独斗,那么,就不能够实现优质优价,因为,加工商面对分散的各个农户,无法做到单独收购,单独运输,单独储藏,单独加工。而通过一定方式的产业融合,就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在我国最大的稻谷生产省份湖南的新型合作社,就是如此。涉农企业(农资公司或稻谷加工企业)牵头,与农民组成了合作社。合作社为农民提供整个生产过程的作业服务,从整地、灌水、育秧、插秧、施肥、植保、收获和稻米加工。合作社社员采用同样的优质品种,同样的田间作业,生产出标准化程度很高的优质稻谷,统一加工后,统一销售出去,取得很好的价格收益,再以适当的方式返利于农民。

  在我国最大的小麦生产省份河南的小麦生产合作社,具体特点又有所不同。这里,农民合作社并不自行进行小麦加工,而是与面粉加工商签订订单,生产专用优质强筋小麦。合作社自己并不进行面粉加工,可能是因为投入太大,销售面粉也不容易。合作社最大的作用,是与加工商签署订单,按照订单组织农民进行生产。订单中的主要内容,是对小麦品种和质量的要求,以及收购价格承诺——例如高于市场价格10%。如果没有合作社,订单就不可能,因为,加工商无法同千家万户的农民签署订单。

  一二三产业融合,很多情况下,是加工企业的带动作用。例如,红枣加工企业,能带动大量的农民种植优质红枣;生猪的屠宰加工企业,可以带动大量农民饲养生猪。也有这样的情况:第一产业的发展,催生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例如,在油菜种植地区,美丽的油菜花盛开时,可以催化观光旅游业的发展;西南地区的水稻梯田,也有同样的旅游农业效果。而一些生态园区的建立,更是把直接采摘、品尝、农家乐等,与水果、蔬菜和花卉生产,密切联系到一起,直接融合了一产和三产。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就是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和高效益发展,是现代农业的新发展。因此,政府才积极倡导、引导、扶持和推动。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要是市场机制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结果;而政府的扶持政策,是重要外力。建议在第三产业(乡村休闲观光旅游)的建设用地方面,鼓励使用荒坡荒滩,放宽这些土地的用地限制,这既能够利用荒地资源实现建设目标,同时也可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并保护耕地资源;在第二产业的税收方面,保留地方税种,而在增值税方面给予一定的减免——直接减税比给予企业补贴,更有效率,更加规范公平;允许和鼓励不同方式的新型合作社的发展,只要有利于农民,农民自愿,就可以,而不是把是否返利分红,作为唯一标准。

  近年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产品加工业稳中向好,2017年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2万亿元,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2012年的1.9:1提高到2.3:1;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2017年接待游客28亿人次,营业收入7400亿元;农村创业创新活力迸发,2017年返乡下乡双创人员累计达到740万人,农村本地非农自营人员3140万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态势形成良好局面,据测算,农村产业融合使订单生产农户的比例达到45%,经营收入增加了67%,农户年平均获得的返还或分配利润达到300多元。

  宗锦耀提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必须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根本途径,把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作为融合的重点产业,把创业创新作为融合的强大动能。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统筹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推动政策制定和实施。推动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同时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编制了《“十三五”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四个《意见》和一个《规划》,构建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

  二是加大项目支持。中央财政这几年安排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资金52亿元,支持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的经营主体发展一二三产业;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安排资金45亿,补助农户和合作社建设初加工设施12万余座;同时,还协调农发行、农行加大对产业融合主体的信贷支持。

  三是开展示范引导。宣传推介了208个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典型,388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区、市),91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56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160个景点,670条精品线路,发挥其引领带动和示范发展作用。

  四是培育融合主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农村实用人才等培训项目,每年培训人员超过100万人次。开展了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和典型县的宣传推介,到目前为止,树立了200个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和100个典型县。举办了3万多名选手参加的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并且跟投资机构结合,加大融合主体培育力度。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通过落实政策引导融合、创业创新促进融合、发展产业支撑融合、完善机制带动融合、加强服务推动融合等措施,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到2020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初步形成,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宗锦耀介绍,今年1-5月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已超过5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8万多家,大中型企业比例达到16%,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近2万家,超过100亿元的企业达70家。一半以上的加工企业通过前延后伸,构建全产业链和价值链,成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导力量。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具体在六个方面提升发力:

  一是通过协调发展促提升。要统筹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后续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加工,各个环节要协调起来发展,开发多元化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二是通过园区聚集促提升。引导加工企业要向园区集中,特别是向“三区三园”,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以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农民创业园聚集发展。支持企业前延后伸,发展原料基地、农产品流通营销。

  三是通过科技创新促提升。突出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攻克一批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取得一批科技成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通过集成创新加工出营养安全、美味健康、方便实惠的食品。

  四是通过品牌创建促提升。要支持企业提升全程化的质量控制能力,弘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五是通过绿色发展促提升。要发展绿色加工,引导企业发展低碳、低耗、循环、高效加工,形成一个绿色加工体系。要控制食品质量安全,加工过程要进行质量控制,经得起追溯。

  六是通过融合发展促提升。组织实施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补助政策,让农户合理分享二三产业增值的收益。

  宗锦耀说,要通过实施提升行动,力争到2020年能够使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加工业转化率达到68%,规模以上主营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与农产品加工的比值由现在的2.2:1提高到2.4:1。通过提升行动实现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的协调发展。

  休闲旅游是农村产业融合的重点产业。近年来,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2017年接待游客28亿人次,营业收入7400亿元,从业人员1100万人,带动750万户农民受益,成为天然的农村产业融合主体。潘利兵说,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要求,提出了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目标就是要促进乡村旅游产品质量、硬件设施建设的升级,软件管理服务的升级,文化内涵的升级,环境卫生的升级,人员素质技能的升级,真正打造一批生态优、环境美、产业强、农民富、机制好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主要从五个方面来发力:

  一是促进政策落实。已有的政策主要涉及到用地、金融、财税等方面,政策是否落实到位,直接关系到产业的升级发展。有些问题企业是解决不了的,要靠政府营造一个好的政策环境。我们要加大政策宣传和贯彻落实力度,强化督查,细化实化政策真正使政策落地生根,为产业升级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要培育精品品牌。完善精品品牌创建体系,促进产业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要树立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立得住的品牌。建设一批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区、市)、美丽休闲乡村和乡镇、现代休闲园区、现代化休闲农庄等,在全国把品牌树起来。

  三是完善公共设施。整合相关项目,充分利用各方面资金,改造提升一批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的乡村道路、停车场、用水用电、厕所、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鼓励各地建设配套相关设施,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四是提升服务水平。组织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人员培训,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经营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和考核,提高从业者的素质能力。

  五是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要结合资源禀赋、人文历史、特色产业来深度挖掘农村文化,讲好自然和人文故事,进一步提升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内涵。积极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利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