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品牌  汽车

在“小北大”,李书福:同学,要有梦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10-3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性感吊带内衣

近日有关于性感吊带内衣的话题受到了许多网友们的关注,大多数网友都想要知道性感吊带内衣问题的具体情况,那么关于性感吊带内衣的相关信息,小编也是在网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关的信息,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小编所收集到的与性感吊带内衣问题相关的信息吧。

点击(前往)进行了解>>

以上就是关于性感吊带内衣这个话题的相关信息了,希望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这些新闻大家能够感兴趣哦。

“我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把吉利学院早日建成具有影响力的学校,一个‘小北大’。”

10月28日,在吉利学院(成都校区)举行的首届新生开学典礼上,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立下了他在教育路上的新目标。

的确,除去“吉利掌舵人”,李书福还有另一个让其自豪且充满意义的身份:“教育家”李书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李书福的"教育情结"近乎是与生俱来的,他曾坦言:"除了造车,教育是我心底最柔软的情怀。"

就如李书福所说,"吉利的创业史也是一部教育史。"的确,在吉利从小作坊到成长为不容小觑的汽车集团这23年的造车岁月里,形成了从中高职到研究生的多层次培养体系,9所学校也占据了非常之重的分量。

其中,于2000年创办的北京吉利大学迅速成为了我国民办大学的标志,2014年其被升格为本科高校更名为北京吉利学院,2019年随着其与北京大学的“牵手”,北京吉利学院整体搬迁至四川省成都市办学,更名为吉利学院,至此李书福的办学之路迎来了新的机遇。

随着首届新生开学典礼的顺利举行,吉利学院也成为了世界一流大学北京大学对民办高校进行全面战略支持的唯一案例,这是吉利学院在高水平发展的新征程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公办、民办高等教育融通发展的一次重要尝试。

而作为深耕"人才教育"的企业家,李书福也丝毫不掩饰自己在教育路上的远大抱负,一句“小北大”就足以展现出他的志向。

做大塔基,做高塔尖

“整个办学过程虽然很艰难,但我们必须走下去。”李书福曾这样说道,的确,中国民办院校起步较晚、先天不足的现实情况,让吉利在办学的路上也难以避免地遇到过危急时刻。

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呈现出了明显的“一低三高”现象。

《中国民办本科教育质量报告》指出,由于几乎不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民办本科院校的生均教育事业收入仅为1.09万元,远低于公办新建本科院的1.45万元;民办本科院校生均教学经费支出为3597.9元,明显高于公办新建本科院校的3297.8元。

此外,民办本科院校校均教学日常运行支、校均实践教学支出也均高于公办新建本科院校。

只是在初入汽车圈到于自主品牌之地位逐步确立的奋斗岁月里,吉利从未停止过自身的教育事业,在此次开学典礼上,李书福也直言,对于吉利来说,教育是一项公益事业。

此言非虚,除去开办学校,在扶贫上吉利也已投入资金超过4亿元,围绕职业教育、硬件设施建设、师资培养、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资助等方面,制定了教育扶贫的完整体系,帮扶学生超过13000人次。

“吉利在教育领域只有投入,没有经济回报,也不追求经济回报。”李书福不止一次这样强调,将教育定性为社会公益性事业,这是李书福以及吉利自始至终都不曾改变的宗旨,即便其在教育路上所面对的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在开办学校上,李书福的意志十分坚定,但是对于他而言,没有国家财政拨款,如何可持续发展仍旧是其需要思考的问题,“塔基做大,塔尖做高”是他目前得出的方法论。

在李书福看来,如果将把吉利教育事业看成一座宝塔,那么这个塔尖就是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即有朝一日比肩高等学府,而塔基则是本科教育。

本科教育是生存基础,需要一定的规模,只有具备了规模上的优势,才能在成本上产生优势,为塔尖做高给予财政支持,使得学校可以持续发展,而不是依赖企业。

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学生毕业后也可反哺学校的发展,“在接下去的二三十年内如何使这个学校塔基做大塔尖做高,还是需要企业的支持,学校发展基金也会去投资产业,返回来的钱来支持学校的运作和发展。”

李书福说道,他也直言这只是其目前的构想,而他所要做的就是不断将理想变为现实,“我们每天都在动脑筋想办法。”

探索投入少产出多的教学之路

生长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李书福在牛背上长大,对于知识的渴望让他一边骑在牛背上一边看书。其六度创业的经历中,学习一直引导着他接受新的理念、新的政策导向。

无论是两年读完初中,还是数次创业后回归学校读大学,李书福深刻地认识到受教育是人才走向社会的原动力。

尤其是在李书福迈入汽车行业伊始,中国汽车工业尚方兴未艾。自主品牌的发展处于萌芽阶段,市场和技术完全被合资品牌垄断,汽车行业人才更是匮乏。

于是,为汽车产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了李书福的理想与追求,创业史与教育史共生的局面就此产生。

只是随着中国汽车行业以及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人才培养与输送也更为成熟,与李书福进驻汽车行业之初相比,已然是另一番景象,而李书福对于教育事业一如既往的坚持,又是否是源于新的目标与愿景呢?

“吉利办教育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情怀。”李书福曾这样表示,而在此次开学典礼现场,他也对这句话给出了更清楚全面的解释。

“比方说关闭大学,学生就会有意见,母校没有了,这就是责任。而在情怀上,吉利办大学走到今天不容易,如果继续办下去,或许还能做出更多的贡献。”

贡献为何?在此之前,李书福说:“既是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向往,也是因地制宜,为吉利汽车工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确实如此,截止目前,吉利已创办9所院校,在校学生超5万人,为社会累计培养人才15万。

“因材施教”的理念,也以多渠道的职业空间、全方位的培育模式,让吉利的每一位员工都得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保证了他们的成长空间。

事实上,和李书福这样对教育、对人才培养情有独钟的企业家也大有人在,开办了华为大学的任正非就曾说:“过河需要船和桥,我们有了很好的科学目标,过河的船夫就是人才,人才来自教育,因此,国家的发展根本在教育。我们振兴中华,不是靠口号,而是要靠‘船’和‘桥’。”

但吉利又有所不同,甚至说获得了一个新的“使命”。“让民间学校去探索一条投入少,产出多的道路。”李书福说道。

众所周知,“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目前,中国教育竞争力仍有待提升,虽然截止2019年6月,中国普通高校数量较多达2956所,但根据2020年发布的QS世界大学TOP50年度排名,中国大陆只有四所高校上榜,中国教育投入占GDP比例有所上升,但对比其他国家仍有一定差距。

在李书福看来,教育的根本所讲究的就是投入产出比的问题,“我们的投入所培养出的人才与国家财政投入培养出的人才相比竞争力如何?是否会比他们更强?”在李书福看来,这是检验教育质量的一个方法。

“对于整个吉利而言,在教育这一领域想做的事,以及想扮演的角色就是在中国这一现实条件下,探索出一条适应于当今中国教育改革和实践的道路。”

李书福丝毫不掩饰自己在教育办学之路上的野心,因材施教,顺应时势,面向未来培育出极具竞争力的成功者。

牵手北大,资源相通

在教育层面上,北大战略支持吉利学院创新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民办高校关键痛点,是深入探索公办民办高校融通发展创新机制一次尝试,这也是北京大学第一次给予民办高校战略支持。

众所周知,北京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也是双一流建设优秀代表,拥有国际一流师资力量,与北大的合作为吉利找到了一个“师资库”,这恰恰是民办教育最缺失的。

在开学典礼上,李书福不止一次强调,“我们的图书馆、师资都是与北大共用的”,而这实际也体现出了吉利这所民办大学的“特殊性”。

当在场学生提出,毕业后在文凭上如何与985、211等院校的学生竞争时,李书福就直言,“985、211实际是中国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产物,是为了争取国家财政的支持,以得到强大的师资力量。”

然而,随着目前在政策上对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鼓励、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在李书福看来,如今教育办学已迎来了自由竞争的时刻。

就如此次在教育部支持下,吉利与北大达成合作,就是国家促进民办教育发展一次行之有效的尝试,这有利于改善民办高校师资力量薄弱、资源竞争力低的缺陷,对改变民办教育社会认知偏差有较大促进作用。

“吉利的学习条件肯定比其他学校强,师资和北大协同,万事俱备就看自己是不是努力奋斗。”李书福说道,“文凭和能力,能力更重要。”

在李书福看来,学生的成功就是学校的成功,在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都已经与北大相通的情况下,在教育界如何让吉利学院站稳脚跟,获得更多认可,一切都要看毕业生自身的能力。

而李书福在教育之路上的探索与狂奔显然也难有停止的那一刻,他已经有了更为长远的目标,即:让中国教育和国际接轨。

毫无疑问,教育并不是一次短暂的投资,就如李书福此前曾一再强调的:“受人尊敬的大学不是一日之功,更不是一人之功所能实现,就像一场又一场接力赛,不断推动学校向前发展。”

吉利在路上,李书福亦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性感吊带内衣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