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品牌  汽车

车市低迷 自主品牌如何寻求突破?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1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车市需求并未减弱,车企应抓住车主“痛点”      

据中汽协统计,1-6月份,汽车累计销售1185.03万辆,同比仅微增1.4%,5月和6月连续两月还出现了同比和环比双降,出现车市10多年来首次负增长。此轮车市困境,对于羽翼未满的自主品牌将是一次考验,如何在困境中寻求突破,已经是摆在中国汽车人当下最为现实的问题。

作为报道汽车多年的记者,每次看到路上跑动车况较差的自主品牌车型,内心无比寒心,如果自主品牌车型在耐久性上无法获得保障,谈何设计、技术、性能,更不用说品牌。最近几年,每每看到一些外形靓丽的自主品牌车型,最为担忧的是其耐久性是否过关。

上个月,记者在安徽参观了某品牌耐久性试验中心,这个占地5.67平方公里试验场,配备了总长超过60公里的试验道路以及超过70种的典型特征路面,每辆未上市的车型除了几十万公里的实际道路测试外,还要在这个试验中心测试超过5万公里,其间经历涉水槽、盐溅槽、高温高湿等多项严苛的测试,这样的车在实际使用中,其耐久性才是值得肯定的,而自主品牌在前几年高增长时期,急于盲目扩大产能,从而导致大部分车型耐久性差。

当然,最近几年,耐久性已经得到自主品牌普遍的认可,长安汽车与长城汽车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其开发的车型耐久性已经获得认可,特别是长城汽车,在H8即将上市之前,技术原因宣布暂缓上市,就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消费者是能够感知的。只有耐久性、可靠性获得认可,自主品牌才能在合资品牌林立的中国市场站稳脚跟。

目前的中国汽车市场,几乎聚合了全球各大汽车品牌,自主品牌作为后来者,处在不利的地位,而要在竞争中胜出,除了高品质的车型,成本应该说是第一大优势。在中国市场,仍然有大量的三四线城市市场未达到饱和,自主品牌应该精耕细作,抓住这些市场消费者的痛点,下足工夫研究消费者,打造出质优价廉的产品。同样在和中国友好的发展中国家市场,自主品牌也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自主品牌应该利用中国市场的成本优势,开拓自主品牌的市场,仍然是很有希望的。

文/本报记者 何登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