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品牌  餐饮

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意义非凡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1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研读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感到中央在用人制度上打破铁饭碗、破除终身制方面又大踏步前进了,这就是《决定》提出要对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这项改革意义非凡,它意味着我们将从根本上与影响社会发展、束缚人们创造精神的终身制和铁饭碗弊端彻底决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体制上不断破除铁饭碗和终身制,企事业单位招聘人员时实行市场化操作,使用人制度真正走上了正轨。但是,由于在实践中考虑到高端科技人才的特殊性,不仅在职称制度考评上实行了终身制,而且对两院院士也实行了终身制,教授、研究员一旦评上院士,便可终身享用这个学术荣誉,在科研经费、科研项目申报及项目评审等诸多方面取得优先权、话语权;不仅如此,院士在生活和政治上还可终身享受副省部级待遇,可以配专职秘书及专车、专用办公室等。

  两院院士都是在学术、科研上对国家上有很大贡献的人才,给他们提供和享用一定的权利、待遇,使他们更好地在科研上发挥作用,这是完全应该的,这么做,人民没有意见。但是,院士也是人,他们到一定年龄也需要休息,依据有关法律,他们也有休息的权利,然而,过去那种院士终身制,即意味着院士没有退休的权利,必须一直工作到人生终点,从表面上看是尊重人才、尊重院士,实际上是剥夺院士休息的权利,这种“尊重”,对年老体弱尤其是重病的院士并不是爱护。

  院士的可退休和退出,也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据科学测定,在科学技术领域,人的智慧创造能力爆发期,一般在35岁至60岁时期,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衰退及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能力的减退,人的科技创新能力亦相应地下降,因此,即使是院士,到了一定的高龄,他们的科研能力也绝不再是当年的风采,有的还可能因知识老化而阻碍青年人的创造精神而固步自封,这时候若在工作中行使其院士所拥有的某些特别权力的话,那么,势必会对事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院士终身制虽然体现了对院士的人文关怀,但这种过度的关怀可能不仅会造成一个新的特权群体,还可能阻碍科研的发展和中青年人才的及时接班。

  从目前的院士遴选制度看,也还存在一些弊端,主要是透明度不够,评选中有非学术因素,如袁隆平申报中科院士落选,蔡祖泉(我国电光源事业开拓者)终生未能评上院士,都令人不解。有的院士长期担任行政领导,申报时却著述丰厚,人们很自然地会怀疑他的科研时间是否有保证?前些时媒体曝出原铁道部大贪官张曙光为了申报院士,竟花2000万元公款去“运作”,此案现在仍未有下落。近日,又有媒体曝出某院士在申评中指使其助手为他学术造假,真伪如何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院士也不宜再搞终身制和铁饭碗。我想,通过这一轮改革,将“攻克”这一终身制和铁饭碗的最后“堡垒”,使院士制度真正有利于优化学科布局,优化人才机制,使大批中青年人才有机会脱颖而出。同时,也使两院院士不被神化,回归本质,使他们获得休息的权利。

  作者:陈云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