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办公图书

腾讯图书vip2015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文化+”蓄勢發力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1-1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2015年,文化產業繼續得到資本的熱切關注,場內文化板塊的上市公司受資本追捧,場外文化產業並購熱點不斷,進一步完善了文化產業的供血能力。2015年,文化產業的並購相當活躍,既有行業內龍頭通過並購拓展產業鏈,又有傳統行業通過跨界並購實現向文化產業的轉型。僅2015年上半年,文化產業市場投融資及並購事件共有83起,除去未披露資金的27起,涉及金額約244.24億元。

全球化

12月16日,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開幕。與會人士達成共識:文化互聯網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預計未來3到5年將出現10家以上的千億元市值企業。

金融資本完善供血能力

《奔跑吧兄弟》從一檔電視綜藝節目拓展為電影、游戲和外景拍攝地的旅游宣傳﹔熱播劇《琅琊榜》也源於網絡小說IP的改編,目前已累計實現35億次的播放。正是基於對IP的全新認識,2015年,文化產業的發展回歸本源,更多人開始重視創意和版權的價值,也讓更多人潛下心來專注於內容生產。

內容生產回歸產業本源

互聯網加速提質升級

激活聯動布局

一個好故事或好形象,就是一個好的IP(知識產權),就能實現圖書、電影、電視、游戲、主題公園等全方位的互動娛樂運營,打造出全產業鏈的優質產品,實現豐厚的產業回報。

跨界融合

文創產品是“文化+”的產物,是創意設計的結晶。將“高大上”的文化轉化為“接地氣”的文創產品,可謂“一舉兩得”:既讓傳統文化在產品中得到開發和傳播,也讓制造業有了新的內容和品牌。2015年,不管博物館衍生品,還是旅游商品設計開發,都在積極探索“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把文化的基因植入其他產品中,增加產品的內涵﹔把文化的注入其他產業,讓傳統產業煥發新的活力,以實際行動助力“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

文化人能用心去生產精品力作,通過內容上的精耕細作,創造產業價值,走文化產業良性發展之道,“文化+”才能形成堅實的基礎和強大的輻射。隻有讓文化產品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詮釋中國、展示中國力量,同時又在供給側增加有效供給,才能滿足消費者多層次的文化需求,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除了制造業,建筑業、信息業、旅游業、農業和體育產業等領域都開始重視“文化+”的跨界融合。在中國這片廣闊而厚重的土地上,不缺文化缺手段,不缺資源缺方法,2015年的探索僅僅是個開始,用創意和設計形成全新的產品和服務,重塑文化價值,還將貫穿於今后經濟結構調整的全過程。隨著傳統行業轉型需求的日趨迫切,“文化+”的作用無疑會進一步凸顯。

從好萊塢中的中國元素,到國外主題公園登陸中國城市,中國人的消費升級吸引著全球文化產業巨頭前來尋找商機。把握好中國文化消費的爆發式增長態勢,中國文化企業更要抓住機會、順勢而為,找准自己的優勢和定位,為消費者提供適銷對的文化產品,力爭把文化產業培育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使其在“十三五”期間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記者 張玉玲 魯元珍)

“走出去”的同時也伴隨著“引進來”。2015年,華人文化基金與國際娛樂巨頭的合作十分搶眼,多個合資項目呼之欲出:與美國夢工廠合資東方夢工廠,與TVB合資翡翠東方,與美國華納公司合資設立旗艦影業,與英國默林集團合資,將樂高樂園帶到上海……

BAT(百度、阿裡巴巴、騰訊)在文化產業領域的“跑馬圈地”進一步白熱化,不僅投資是“天文數字”,而且橫空出世的更倒逼文化企業升級。騰訊3億元砸向動漫﹔百度的愛奇藝斬獲1000余萬VIP會員﹔阿裡系已在文化領域投資超過200億元,完成文化產業的閉環整合……這些大手筆,不隻爭奪個別產品而是比拼產業生態,不隻立足當下更是搶佔未來。

2015年,中國文化企業頻頻布局海外:復星集團15億美元收購太陽馬戲團﹔萬達集團6.5億美元收購世界鐵人公司﹔萬達院線控股澳大利亞第二大電影院線運營商Hoyts……文化產業領域國內國際共振,讓中國文化企業與全球文化巨頭共舞。

從故宮手機殼、朝珠耳機等新鮮玩意兒到《韓熙載夜宴圖》《的一天》的APP,7000多種各具特色的文創衍生品勾勒出另一個“活色生香”的故宮。

這樣的判斷正是基於“互聯網+”概念在文化產業領域的廣泛應用。通過將互聯網在生產要素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文化產業的創新力、生產力不斷增強,並不斷變革著文化產品的生產和消費模式,帶來文化產業提質升級的新業態。

助力經濟轉型

原標題:“文化+”蓄勢發力2015年的時光匆匆而逝,但文化產業帶給中國經濟的希望和溫暖卻久久不會退去。在中國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尋求經濟轉型新動力的關鍵時刻,文化產業正以矯健的步伐向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邁進,不僅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而且發展質量也在逐步提升。“文化+”的力量注入發展的中,文化的激昂奮進的前進道。

近年來,國家對文化產業的利好政策不斷出台,“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隨著我國人均收入的增長、中等收入人群的崛起,“生活美學”的個性化消費將出現爆發式增長,使得文化企業的成長性具有無限的“想象空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