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要闻

文化产业公司(山东远帆文化产业公司)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10-0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文化产业公司(山东远帆文化产业公司)

 

享受文化就是享受生活

——长沙市文化魅力展示之一

我们的中国梦·湖湘文化进万家送戏下基层惠民演出活动。

岳麓区洋湖街道小小向日葵营地培训班。

位于湖南湘江新区的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

(本文图片均由长沙市文广新局提供)

前言:文化,为城市汇聚起认同感、归属感,是城市发展的内动力。文化的繁荣,体现着城市的品质和竞争力,也与民众的幸福感息息相关。翻开近年长沙文化发展长卷,亮点频现。今起,本报将连续为您展示长沙的文化魅力。

熊远帆

文化的本意就是生活方式。

在解决了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后,如何更像样的体面地生活,就是文化。

近年来,长沙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投入,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地区提升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地区,文化设施逐步完善,文化服务越来越多样,以满足市民文化需求。

建设阵地

文化设施与群众零距离

在长沙,最好的地方都给了文化场馆。这是许多长沙市民的心声。

无论位于湘江与浏阳河交汇处三角洲地带的滨江文化园,还是湖南湘江新区梅溪湖畔的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都是最好的例证。

近年来,总投资17亿元的滨江文化园三馆一厅(图书馆、博物馆、规划馆、音乐厅)和总投资28亿元的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乃至长沙实验剧场、长沙非遗馆等市级重点文化场馆相继建成开放,提升了整个长沙的城市文化品质,一些场馆更是成为市民和游客必去的网红打卡地。

从一个城市的文化生态来讲,像这些明星式文化地标固然不可或缺,但散布在城市各处的多元化、小而独特的文化空间,才能让整个城市文化这片大森林生长得更为郁郁葱葱。

因此,各级文化设施网络也逐步完善和下沉至最基层,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也在长沙变为现实。

原来总要妈妈从长沙图书馆借书来读,现在放学就能来这里看书了。在博才西湖小学读五年级的蔡梦溪每天要在家门口的图书馆待上两个小时看书。

位于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名园小区内的长沙图书馆龙王港分馆,有藏书4000多册。平时来看书的孩子很多,除了读书、借书,图书馆还会针对孩子们开展圈圈故事会和手工艺品制作等阅读活动。

目前,长沙各区县(市)图书馆、文化馆100%达到国家一级标准,80%的区县(市)建有文体中心。

往下延伸至乡镇(街道)一级建成设施先进、服务功能完善、群众满意度高的示范性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68个。

在最基层的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700多个,升级1364个农家书屋,实现60%的农家书屋达到星级水平,公益性电影固定放映点建设,总量达到100个。

不仅如此,还有分布在全市的图书馆分馆113个、地铁自助图书馆5个、24小时街区自助阅览室7个,文化馆分馆50个,将文化场馆建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

把脉需求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家常味

等利润曲线表示能够产生某一利润水平的所有投入品组合。

文化设施遍地开花,并不意味文化的繁荣,如何利用这些设施,让文化服务丰富起来,把市民吸引进来,文化才会繁荣起来。

近年来,长沙实施公共文化五送五进即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展览、送讲座,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活动,年均送戏1200多场、送电影2万多场、送图书20万册、送展览100次、送讲座200场,惠及群众超过100万。

在把文化服务送下去的同时,如何打破公共文化大锅饭的固有服务模式探索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将文化大餐做出贴心家常味成为长沙宣传文化部门的主要思考课题。

所谓家常味,事实上就是针对不同文化需求的老百姓量身定做文化小灶,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精准定制公共文化服务。

在长沙县金井镇,一场演出引来了群众热烈的追捧与互动。

演员在台上卖力地演出,老百姓拿着番茄往代表自己喜欢的节目篮子里放,谁的番茄多,谁就是最好的节目。

这是长沙市近年来启动的你来选·我来演文化惠民活动,送戏下乡演得好不好,当地村民来打分。

群众点单选戏、剧团看单送戏、社会买单评戏成为长沙市文化惠民的新机制。

据长沙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直院团把各自最优秀的文艺作品集中进行展演,由群众代表来进行打分,评选出最受群众欢迎的作品。根据群众选出喜爱的节目形式和节目风格,各个院团再创作一批有筋骨、有温度、接地气的优秀文艺作品,最后再把这一批文化成果在群众中进行展演,从文化供给侧进行改革,让群众自己来选戏和评戏,让群众来检验文化惠民的实效。

此外,长沙市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方式和方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出台了鼓励民办博物馆、实体书店、艺术团体发展的扶持政策,扶持民营博物馆20多家,举办艺术长沙双年展等活动。并依托长沙市1900多支群文团队、500多个自办场馆,广泛开展百姓大舞台,有艺你就来千团万户百万市民才艺大赛等群众自主性文化活动。组建长沙人艺话剧团等民间艺术团体,推出话剧《邮差》成为本土民间戏剧的经典。

开展十万群众进歌厅群文节目进歌厅等活动,实现长沙图书交易会与三湘读书月活动有机结合,推动文化市场反哺公共文化。

丰富内容

活动常态化让市民尽享文化宴

踩高跷、划旱船、大头娃娃、蚌壳精、洞井舞龙……雨花区飞梦雨花文化艺术节成为了雨花区群众在过年期间最喜欢的文化活动。

而在湘江岸边的风帆广场,开福区在炎炎夏日举行的湘江韵律广场文化活动,已持续15年,市民们在江边散步乘凉时,还能看到精彩的文化演出……

近年来,长沙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更加注重文化品牌建设,努力打造百姓文化活动品牌。

只要到售票前台或者微信报名,就能登上长沙音乐厅!

让普通市民登上专业音乐厅演出,这是长沙音乐厅推出的文化惠民品牌百姓舞台·百姓家。

市民只要报名参与,长沙音乐厅就为市民提供化妆间、钢琴、音效、灯光、舞台管理、演出安排等各种免费服务,让群众走上舞台,激发群众的创造性,共享城市文化。

通过活动,每月展演市民自己演奏的节目。长沙音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开启以来,一直热度不减,市民都为能登上城市最高演出舞台而欣喜不已。

这样的演出不仅出现在长沙音乐厅,长沙实验剧场、湘江剧场同样成为群众文化的载体,他们都定期举办百姓大舞台、有艺你就来等活动,让歌迷、戏迷过足瘾。

长沙还将分布在市级场馆的橘洲讲坛市民文化遗产大讲堂船山讲堂等整合为百姓大讲堂,邀请知名学者、文化名人、业界专家开坛授讲,并联动国有、民办博物馆、美术馆推出百姓大展厅,让各种普通群众能成为文化活动主角。

推进公共文化活动常态化,并坚持农村与城市并重、专业与业余互动的工作思路,长沙形成了阳光娱乐,创业兴文百团汇演新戏窝子好戏天天演书香星城等一系列有影响的文化惠民活动品牌。

欢乐潇湘、品质长沙群众文艺汇演系列活动与百佳千星评选、校园文化进社区和区县(市)特色文化活动联袂展开,每年组织海选、汇演、决赛800余场,长沙市1900多支群众文艺团队、10万多名群众演员参与其中,观众累计超过百万人次。阅读推广项目获全省文化志愿服务推进年服务项目金奖。

大宗交易在交易所正常交易日限定时间进行。

劣质商品是指其收入效应使得实际收人增加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商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