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媒体

考公大军中的“山东巡考团”:从小被灌输考公思想应考尽考今年江浙鲁三省撞车很纠结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2-0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考公大军中的“山东巡考团”:从小被灌输考公思想应考尽考今年江浙鲁三省撞车很纠结

  “山东专门有一个巡考团,就是轮着考,全国转一圈,我考上哪个算哪个。他们把国考当一模,上海市考当二模,江苏省考当三模,浙江省考当四模,到了山东省考,正式考试。”

  近日,考研名师张雪峰在视频中提到的“山东巡考团”一词,引起网络热议,不少网友评论表示十分赞同。

  身为山东人,林东很清楚“山东巡考团”在外的名声。拿他自己为例,自去年10月份开始,他陆续参加了十数次考试,包括选调生、公务员、事业编、人才引进等各种类型。今年10月份,他考上山东省内某高校的辅导员岗位,成功上岸。

  山东人李月今年刚成为“巡考团”的一员。她告诉九派新闻:“现在天津、江苏基本都是山东人的驻地。他们都说,山东人对编制的执念是从宋江开始的。”

  随着各地发布省考公告,李月的“巡考”计划也提上了日程。江浙鲁三省,她都打算去考一考,所以一直在搜集各种岗位和专业要求的信息。

  12月17日,在普通人眼里,估计就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周六。但对考公人来说,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11月17日,山东省发布2023年省考公告,将笔试时间同样定为2022年12月17日。山东省考、浙江省考、江苏省考历史上首次集体撞车。“山东省考”也在当天登上了热搜。

  得知这个消息,李月有些崩溃。她发信息向朋友吐槽:“错失一次考试机会,这种心痛你懂吗?”朋友回:“懂,我都懂。”

  江浙笔试时间撞车后,李月选了浙江。她发现社交平台上,声称已报不限户籍的江苏岗位的,全是山东IP。“江苏报的人太多了,全是山东人去考,有点吃不消。”李月说。

  而现在,李月不得不在山东和浙江之间二选一。她还在纠结要不要放弃山东去浙江考。但是山东一天考省考和选调。上午省考下午选调,她又有点割舍不下。

  作为应届生,李月可以参加选调生考试,这意味着跟其他考生相比,她多了一次考试机会,但机会又是“”在一起的。“省考和选调必须在一个城市,我也在纠结报哪里。大概率会在日照、潍坊、烟台之中选择。”李月说。

  吕明是地地道道的山东人,目前在临沂大学读大四。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他,把就业去向定为考公,留在省内。父母不希望他去远的地方,虽然说男儿志在四方,但是他也觉得,还是近点好。

  在吕明看来,“巡考”就是“以考代练”。他本想去北京考,但害怕因为防疫政策回不来。报了江苏省考以后,现在又和山东省考撞了时间。“所以说,江苏、浙江、山东撞在一块很不爽。谁也不能保证一次上岸不是?都是尽力而为,能考就考。”

  在大三之前,李月曾是坚定的“不考编主义者”。虽然家里人也一直在说考一考、试一试,但当时的她很不想考,也没有任何准备。

  到了大四,现实向她迎面扑来,她开始体会到“山东”这个坐标所施加的压力:处在考公大省的背景下,思想观念的影响很大,家人每天都在劝考,身边的人也在考。要是没有编制,连找结婚对象都不被看好。好像不考就不能在山东的地界上立足……

  今年7月毕业后,她回到老家全职备考。从那时起,她就一直盯着各种考试:“济南八区事业单位联考、山东三支一扶,这两个是正经考的,并且也都进入了面试,因为各种原因没考上或者放弃了。还有山东各市区县事业单位的单招,也报了好几个,因为各种原因没去考或者延期了还没考……”

  从报考到上岸的过程很漫长,妈妈告诉她,多考几年也没事,不管考多久,家里人都养着她。家族同辈人中,表姐考了三四年才上岸。“真的太焦虑了。他们这样说,我压力会更大,没考上感觉真的对不起家里——对不起自己还是其次的。”

  每当李月想要放弃考公,出去找其他工作时,家里人会坚决反对。“我说我想出去工作,(他们说)不行,要么就去体制内做编外人员,然后接着考。”

  独自备考让李月陷入精神内耗。她觉得每一种工作都可以赢得尊重,并不是考公考编才可以。但是,自己现在已经被拉上了这条不归路,就只能走到底了。

  考得多了,她发现,考公最好的时机是应届时,凭借应届生身份几乎可以全国巡考,不受户籍限制,岗位范围和竞争程度相对来说也比较友好。“我已经错失了很好的上岸机会,只能加倍地学习去弥补。我现在后悔的是为什么要踏上这条考公的道路,但是我更后悔的是去年12月份没有参加考试。”李月说。

  已经上岸的林东则告诉九派新闻,对于应届生,尤其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除了选调、考公、还有各种类型的人才引进。“就级别而言,会有省、市、区(县)、三支一扶。再加上地域,如果线次(场)没问题。”

  从聊城大学毕业后,林东考研进入了一所211高校的教育学专业。在毕业季,他本人参加过江苏、浙江等地的人才引进,以及山东选调生、公务员考试,山东各个地市的人才引进和一些高校招聘。其间也有考上,但他主动放弃。他表示,自己每放弃一个,是因为觉得下一个会更好。

  尽管离毕业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周雨却已经开始关注考公的岗位。她很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是求一个稳定。

  最初选择戏剧影视专业时,她想在这个领域深耕,但是近三年的观察让她觉得影视行业进入了寒冬,而自己的身体素质很难胜任跑片场、熬大夜、扛机器等工作内容。

  今年,她相中了老家潍坊的一个岗位,专业限制是中国语言文学,报录比是1:9。这是她目前见到的报录比最低的岗位,但是“不一定保证明年还有这个机会”。

  思来想去,她选择用本科的学历和专业去考公。“山东的考公政策是允许用本科学历考的,我有一种干回了老本行的感觉。”

  身为山东人,她也时常听到“山东人对考公有执念”这种说法。如今自己也逐渐能理解。她告诉九派新闻,一方面,山东是孔孟之乡。自古以来,中国的传统文人就是学而优则仕。另一方面,山东人普遍比较追求稳定和基本的生活水准,会提高自己的下限,相应降低自己上限的预期,而不追求大富大贵。

  回顾成长轨迹,她觉得自己似乎一路都是考试过来的,而考公说到底也是一场考试。“山东人对考试仿佛有一种天然的优势,就好像我有时遇到事情要解决,就很想刷刷题。如果一件事情能通过刷题来解决,我会觉得非常好处理。”

  她告诉九派新闻,自己打算明年春天开始准备考公。师哥师姐们建议,至少要准备上足足的四个月,就像考研一样。“我明年可能会2月开始实习到5月,用零碎的时间看一些考公的基础资料,然后6到9月集中备考,10月份开始报名。”她说。

  社交平台上,许多人调侃“山东人不孝有三:不考研、不考编、不考公务员”。林东表示这些不应该被“批判”。

  他就是沿着这样的顺序一路走过来的,刚好符合山东人眼中的“孝子”:教育学出身的他,本来打算去培训机构就业,后面目睹本科同学在私企工作的不易,以及身边有人毕业多年还在拼命考公考编,才终于下定了考公考编的决心。

  在他看来,这是工具和价值的抉择,“其实一开始大家都是工具(导向)的,比如地位呀,稳定呀。这些想法不应该被批判。慢慢地就是为了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这就是价值(导向)了。”林东说。

  他告诉九派新闻,自己研究生的班里共有18个人,目前15人就业。这15人中,要么做选调生,要么是教师编,要么是事业编。

  而对于李月来说,“为什么考公”这个问题的答案,想来想去,除了稳定没别的,但是稳定就胜过太多工作了。

  她感叹,如果真的思考清楚了自己的未来,作为应届生,就应该好好把握住这个身份,一旦错过了,真的是后悔莫及。

  “我现在依然走在这条道路上,一旦考上心仪的岗位,估计就是‘范进中举’了,真的会先疯一段时间。”李月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九派观察山东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