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观察

从张艺谋电影中浅谈中国电影的商业文化性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4-0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从张艺谋电影中浅谈中国电影的商业文化性

  改革开放后,我们反思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由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电影作为文化艺术现象也有深刻而独特的体现。以张艺谋为代表的中国电影导演开始追逐文化的时代步伐。我们可以看一下张艺谋的大众文化转向,他几乎是凭借自己的出众的直觉走向后新时期,是第五代导演中最为与时俱进的一位。他同样走的是商业化/主旋律,大众化/高雅艺术混合的道路,但张艺谋却做的很巧,几乎可以说是四方讨好八面玲珑。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文化资源也渐渐成为商品,电影渐渐脱离早期的说教作用,成为文化市场的商品之一。接下来我们从张艺谋的电影中看一下中国电影的商业文化性。

  张艺谋电影前史:《一个和八个》(1984)、《黄土地》(1985)、《大阅兵》(1987)、《老井》(1987)。其中《一个和八个》影片一上映,就凭借画面造型震撼了中国的电影界,这也正打了很好的一个开端。接下来就是《红高粱》了,该影片可以说是张艺谋电影影响力的经典作品,获得了中国首个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它极具探索性,体现的艺术性很强,具有准商业思维,直觉式商业思维,引领了一个新的文化时代,开始显示出电影大众化的趋势,只是可惜生不逢时。之后的《古今大战秦俑情》是比较早的穿越电影,《代号美洲豹》是比较典型的类型电影,这一时期的张艺谋是迷茫探索时期。此后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色彩语言出彩,以西方人的眼光用电影将西方观众带入他们预期的“奇观”中。而在这之后的《活着》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自那之后,便可以说是进入了新时代,在此之前,中国电影一直处于意识形态范畴,过分强调电影主题的教化作用,没有挖掘出电影巨大的商业文化价值属性。新时代以经济为杠杆,进入市场经济,电影也渐渐商业化。值得一提的就是《英雄》,它与前期的《红高粱》相呼应,同时该影片是第一部有国际影响力的国产。也是它,使中国电影可以和好莱坞电影相抗衡,是中国电影商业化转型的一个标志性坐标。自那之后张艺谋的作品例如《三枪》、《金陵十三钗》等越来越向大众文化靠拢,逐渐放弃他知识分子气息,增加了更重的商业气息,向主流文化靠近,影片走向商业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中国商业文化论文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