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观察

知网收录300多篇文章多未告知作家欲起诉!知识传播应接近公益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9-0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知网收录300多篇文章多未告知作家欲起诉!知识传播应接近公益

  根据媒体的报道,在12日接受了长江日报的采访时,我国一级作家,曾经获得鲁迅文学奖、中国小说学会大奖,著有小说、诗歌和散文集等100多部的作家陈应松表示,自己为了编书,查看了自己在中国知网上的文章,和所有人一样,陈应松也是需要自己付费,才可以看自己的文章。

  在看了中南大学89岁退休教授赵德鑫维权的文章之后,陈应松表示自己曾经统计过,有300多篇文章被中国知网收录,大部分的文章都是未经同意私自收录的。

  陈应松表示,自己将会和赵德鑫老教授一样,选择通过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果维权成功的话,中国知网需要赔偿多少钱倒是其次,这才真的是在知识产权保护。

  实际上,说到这件事情,要扯一个近日来的大新闻,此前遭到司马南先生质疑的联想集团,在有关“资产流失”的有关问题时,提到了有关监管部门历年来的审查都没有觉得中科院所出售的股份违规,而且相对于出资额以27亿多元的价格收购,本身已经溢价很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既然打着保护知识产权的旗号,实则是在赚学生们的钱、割学者、教授等知识分子的韭菜,相关的监管单位,难道不了解这种经营模式的存在吗?原本就是一家独大,如果没有严格的监管,发言权可不就是在自己手里吗?所以说,赵德鑫老教授的维权成功,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但凡是被侵权的,决定起诉的话完全可以照搬赵教授的模式,一次性地收回多年来的作品知识产权的损失。

  教育,事关整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真正需要去查重以及借鉴某些论文的客户群,基本上都是在校的大学生们,尤其是研究生层次的学生,查看一篇同层次的文章,那基本上都是以万字为单位的论文篇幅,一些博士生的论文更是洋洋洒洒可以写到十多万字。

  虽然这种论文多集中在人文社科类专业,但是对于一些自学能力强的同学们来说,通过了解和借鉴先行者的论文,对于论文写作的水平提升,也有着极大的好处。

  无论是为了毕业需要一篇能过关的论文,还是为了评职称之类的,说到底都是知识水平的提升。有人上进想要学习,结果动辄上百甚至是三五百的费用,这对于原本就是在用父母生活费的学生来说,实在是没有必要。

  让免费不大现实,无法体现出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但是适当地降低价格,让更多的同学拓展视野,了解别人乃至是整个人类对于某个问题的认知,最终提升论文质量,也提升了学生的见识,何乐而不为呢?

  中国知网发展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的,至少在维护知识产权方面,他是不合格的。而对于学生们成长、学习的知识宝库,在充分尊重原作者的知识创作时,能够做到低价、廉价,乃至是公益,这才是最理想的知识薪火相传的状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商业故事知网收录吗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