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热点

农村小卖部常有的现象,现在已成公开“秘密”,开过店的都知道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3-1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过去农村给人的印象是贫穷、落后,经济条件差,而现在的农村由于经济发展起来了,家家户户都盖了小别墅,还安装了无线网络,太阳能等,各类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的缩小。不过在农村,大规模的超市开得并不多,除非在镇上能看得到,而在各个村子里面,就是拥有大量的小卖部。小卖部作为市场经济中活动规模最小的零售企业,在农村里面是相当普遍。

可能有人会觉得,小卖部比不上超市,也买不了什么东西。但实际上,小卖部出售的东西也挺多的,烟酒糖果、调料,冰淇琳等日常用品,选择性虽然没有超市多,但要满足农村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那肯定也是绰绰有余的。不过,农村的小卖部有一个特殊现象,就是可以赊账,而且农村人大多喜欢赊账,无论是买瓶矿泉水,还是买包香烟,总喜欢说一句“记我账上”。

而这种情况,却在大城市的商家看来,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人们早已经习惯了买东西随买随结的习惯,而且城市中的各家商店也不支持赊账这种情况的出现。那么农村的小卖部为什么出现普遍的赊账的情况呢?

主要有三个原因:一个是,农村小卖部愿意赊账,主要是大家同时生活在一个村里,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如果拒绝对方的赊账要求,面子上也过不去。于是,如果你经常来买东西,是店里的常客,那店主也只能让你赊账。

第二个,有些人赊账还真不是故意的,是出门有些急了,忘记带钱了,但又急着要买东西。还有一些人来小卖部看看,临时想要买东西,但是没有带钱出门,如果不赊账,生意就做不成了。其实,在农村地区也不仅是小卖部,客户赊账的地方还有农资店、化肥店、农药店等等,也有类似情况发生。

第三个,在农村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赊账可能会让店关门歇业,但如果不赊账可能早就关门了。在农村开店做生意与在城里开店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如果经常要碰到赊账的情况,这对于店主的资金链也是一种考验。如果人人都想赊账,那店主肯定也支撑不下去。所以,一些小卖店也贴出了“店小利薄,概不赊账”这几个字。但这么做,会遭到村民的不满,有些人认为,大家都生活在一个村里,有赊账需求还需通融一下,毕竟也不是欠钱不还。

久而久之,现代农村里的村民们都养成了赊账的习惯,如果遇到自觉性好的村民,在赊账之后,有了钱就要还给店家,但如果遇到有些赊账的习惯,但从来不清账的人,这对于店主来说也很头痛。无奈之下,店主也只好上门催讨,而当赊账成风时,这些店主也都积累了讨钱的方式和技巧。

一个是,农忙时节已过,农民卖掉了农产品后有了钱,店家上门催讨就容易了很多。另一个是,年底或除夕那天到赊账的农户家去催讨,成功概率也很高,大多数欠账的人看到店主大过年的催债要上门来,也不愿意吵架,只能将一年的账全都还清了。

对于农村的小卖部来说,由于农村人口的消费能力弱,所以要想生存下去并不容易,允许赊账也是增加生意量的一种办法。对于偶尔来买东西的顾客,小卖部可以“概不赊账”,但对于同村的老熟人们,想不赊账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允许赊账也带动了农村人口消费的一种方式。而对于小卖部的店主来说,除了要考验现金流要强之外,还要掌握一些催账的方式和技巧,这样可以既不得罪人,也可以把钱要回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