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热点

央行一锤定音!3类业务被叫停,多家银行已行动,储户应早做打算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1-1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最近几年,银行的储蓄存款流失比较严重,本来人们只要稍微有点钱,就要存银行,而现在的情况却发生了改变。这一方面,银行的利率长期为负,一年期的存款利率最高2.25%,而每年的平均通胀率至少在3%以上,长期负利率,导致居民存款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现在银行理财、公募基金、购买债券、信托投资等投资品种比较多,储储存款因为不具备太大的吸引力,而被分流出去。

银行为了留住储户,防止存款大量流失,也想出了一些应对措施,比如推出大额存单、靠档计息、结构性存款等创新型储蓄品种,这些存款方式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储户们的青睐,但也引起了业内的巨大争议。

不过,好景不长,去年12月中旬,工农中建交,以及邮储银行等六大银行都宣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取消对靠档计息产品,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按约定的时间提取现金,而是要提前从银行提取现金,那只能算是活期的利息了。

所谓“靠档计息”,也是很好理解,如果你与银行约定存款3年期的,如果你存到2年就要提取现金了,本来是“靠档计息”的话,那就按二年期存款利率计算,但是如果取消了“靠档计息”,那只能按0.3%至0.35%的活期利率来计算,这样客户的损失就比较严重了。

假如30万靠档计息存了二年,按二年期利率2.75%来算,可获得1.65万利息,但是如果全算活期利息,2年的活期利息合计只有1800元。所以,取消靠档计息对于储户来说是不利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工商、建设、农业、交通、邮储、中行等六大行,将3年和5年期的大额存单利率下降至4%以内,现在最高的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只有3.98%。与此同时,还停售了3年和5年期的大额存单,这意味着,各银行已经取消了高利率产品。如此一来,储户便很难从银行再获得较高的利息了。

与此同时,结构性存款也在理财市场上逐步退出。所谓结构性存款,就是只保本金不保利息的一种存款方式。储户把钱存到银行,银行拿出一部分资金投资于黄金、外汇、石油等金融衍生品市场,如果投资成功,投资者自然可以享受到高收益率,但如果投资失败了,储户只能保住本金不失,至于利息有可能还不及同期存款的利率,或者利息甚至接近于零。如今结构性存款也取消了,说明央行并不赞同这样的一种存款方式。

可能很多人会问,央行为什么忽然叫停了这三种存款业务呢?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个,央行不希望银行存款的利率太高,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发展。因为,银行的存款方式无论怎么创新,都会抬高实体经济的利率支出。

第二个,银行的这类创新型的储蓄方式虽然很吸引人,但是银行的融资成本也在同步上升之中,而过高的存款利率,并不利于降低银行对外融资成本。第三,创新型储蓄方式不断出现,各银行会不断抬高存款利率,这不利于稳定存款市场的金融秩序。

央行悄悄的叫停了靠档计息、结构性存款,以及大额存单的4%以上的利率,就是希望把银行存款的利率控制下来,更有利于实体企业和银行业的发展,也为了更好地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而对于储户来说,很可能存款的整体利率水平会有所下降。不过,今年监管部门也取消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理财产品以后也会有一定的风险。所以,一些厌恶风险的资金,还是有可能再流回储蓄市场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