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商业  经济

民营银行差异化经营还差啥 监管协同问题待解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12-3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从社会、政府、监管角度看,对民营银行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期望值较高。要做到这一点,民营银行就必须在技术、产品创新方面开拓更大空间,但民营银行产品创新与监管创新之间尚需进一步匹配。

  至今年12月,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特色经营、差异化发展”使命、承担着“服务中小微企业、‘三农’和社区等薄弱环节”角色的民营银行,已走过整整5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已有18家民营银行获批成立,另有1家获批筹建。

  经济日报记者调研了解到,目前民营银行已初步形成三类经营模式:一是纯互联网型,以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浙江网商银行、四川新网银行为代表;二是准互联网型,以上海华瑞银行、武汉众邦银行、江苏苏宁银行为代表;三是相对传统型,如天津金城银行、温州民商银行等。

  5年来,民营银行在普惠金融、创新服务、防范化解风险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目前其发展仍面临哪些待解难题?未来将如何走好特色经营之路?

  服务小企业“敢下沉”

  从2014年试点到2016年正式进入常态化设立,从探路初期走向改革发展机遇期,这5年来,明确和坚守发展定位一直是各家民营银行的核心议题。

  “要突出民营银行有别于传统银行的发展特色,鼓励其着力开展存、贷、汇等基本业务,为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三农’和社区等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提高普惠金融服务水平。”中国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说。

  在该目标指导下,民营银行发挥比较优势,在服务小企业方面,探索形成了一套“敢下沉”“能下沉”的新业务模式。

  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是我国首家获批开业的民营银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