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商业  经济

“沪漂”新难题:没有上海市有效居住证 可能进不了小区

  • 来源:互联网
  • |
  • 2020-02-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在上海已经工作三年的杨倩(化名),今天遇到了新的“麻烦”。这两天朋友圈的房屋中介和租住室友,都在转发一则有关其租住小区执行“没有居住证,暂不让回沪”的消息。

  杨倩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网络上有传言,其租住的小区今天刚刚执行了“新的规定”,对外地返沪的人员,只要没有居住证都暂时无法返回居住的小区。为此,她还特地打电话向当地居委会求证,得到了肯定的回复,且同时强调了“即使有工作证明和房屋租赁合同也不行”。

  以杨倩为代表,已有多名在沪工作的外地人士2月12日向记者反映,已陆续接到通知,个人如果没有上海市居住证将无法进入自己租住的小区,面临被小区门卫拒之门外的情况。

  很多租户无奈地表示,为何居住证成为其在沪拥有合法住所的唯一证明?对于暂无有效居住证,以及承租租赁机构房源的上海“沪漂”们来说,成为这一新型社区防控治理制度下的“躺枪者”。

  对此,2月12日,记者拨打了上海12345市民热线。

  “市里并没有这项规定,小区居委会这样规定可能是先不让这样的租户进入,欲让其第一时间到居委会登记,再让其进去。”接线员明确表示,外地返沪人员能不能进租住小区和有没有上海市有效居住证,没有直接关系。

  没有居住证=没有居住地?

  2月12日中午,上海嘉定的某租赁中介机构,通过手机微信群给其所有的租客群发了一则有关某小区“没有居住证、本地户口,不让返沪了”的消息,瞬间在群里“炸开了锅”。

(中介推送的消息截图,图/杨倩)

  在这份声明中,该中介机构负责人还特别强调了“有租赁合同也不行,必须有居住证或者户口”的内容。

  在嘉定江桥镇,城杰苑居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上述管控政策是今天(2月12日)上午刚刚开会决定的内容,“这两天估计也会下来这样的通知”,居委会目前会一方面根据进入上海检查道口的信息,另一方面也会根据租户此前在居委会登记的信息为准,而居住证便是最有效且最直接的居住证明。

  居住证就是有居住地证明,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

  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在上海嘉定区,不少类似江桥镇的街道管理部门均接到了上述趋严的管控政策内容,并明确表示“即将执行或已经执行”的答复。

  与此同时,记者也电话采访了嘉定区以外的部分区内镇街相关管理部门,得到的回复是“暂无相关规定,但如今‘管得越来越紧’,并不排除会有类似规定出台”。

  嘉定区江桥镇街道社区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居住证是外地来沪人员合法的有效证件,能够证明自己在沪有长期固定住所的凭证,同时也是进入公安系统的有效信息。

  “跟房东签的租赁协议,这是人跟人之间私下签的协议。”当记者表示,部分租户有工作单位证明,且具有和房东签订的租赁合同,是否符合要求时,该街道管理人员明确告诉记者,根据2月10日上海嘉定区最新出台的“最严措施”要求,外地返沪人员必须凭上海市居住证才能证明自身在沪有固定住所,本地居民必须持本地身份证证明有固定住所,其他证件无效。

  根据2月10日“上海嘉定”公众号发布的《落实最严措施!嘉定出台进一步落实村居社区严防严控群防群控15条意见》(以下简称《嘉定15条》),明确规定“在疫情防控期间,村居社区内的房屋禁止新出租给外省市人员。已出租的,对在沪没有明确工作或工作单位不具备开(复)工条件的租客,所属业主应主动联系,劝其近期不要返沪;对已返沪入住租客,严格落实业主的法律义务和责任,为居家隔离或健康观察人员提供必要的基本生活保障服务。”

(《嘉定15条》部分措施截图)

  记者注意到,《嘉定15条》中并未提出有关无上海市居住证则暂缓入沪的明确内容。

  对此,上述街道管理人员回答记者表示,《嘉定15条》中有规定“外来访客和车辆禁止进入小区、村组”,这就意味着,外地返沪人员如果没有上海市居住证(即没有在居委会登记过),被一并视为“外来访客”是禁止进入小区和村组的。

  基层防控需精准劝返

  2月10日上午,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了“在一级响应期间,对在上海没有居住地的,没有明确工作的人员,原则上加强劝返力度,暂缓入沪”的最新防控指示。

  究竟能否将“在上海没有居住地”的判定标准统一为“没有上海有效居住证”?

  为此,记者电话询问了上海12345市民热线,接线员明确告诉记者,上海市级层面并未将上海有效居住证作为判定依据的相关规定,且表示返沪外地工作人员“有居住地址,有工作的话,应该不在劝返的范围里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上述争议的核心便是,虽然上海没有明确有效居住证作为证明外地返沪人员拥有常住居住地的依据,但是具体到社区工作时,则必须拿出行之有效的严格管控举措,这使得是否拥有上海市居住证成为执行这一最严规定的一项重要基层工作指标。

  但不得不提的是,在此背景下,现实中一些在沪合租,承租租赁机构房屋,以及暂无办理居住证的外地工作人员,就成为了这一政策的实际最大影响群体。

  杨倩告诉记者,之所以来上海三年没有办理居住证,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市场上的房源被“二房东”,即租赁机构所垄断,通过改造提供给租客使用,租客与真正的房东是没法直接接触上的,这就使得房屋的房产证并未在机构手中,租客和租赁机构没有办法通过正常渠道办理长期居住证。

  除此之外,杨倩还表示,在实际中,通过真正房东租到房子的租客,由于2019年推行的个人所得税免税政策规定,即租客凡涉及养老、子女教育和租房等内容,可申报获得部分个税免税的优惠,但对于房东来说,坊间传言网上登记会涉及个人财产信息公开,这使得现实中很多房东也有所顾虑,从而更加不愿配合为租客办理居住证。

  “身边像我这样因为各种原因还没有办居住证的人很多,这次可能都成为了政策影响的人,有家也不能回了。”杨倩有些无奈地告诉记者。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助理韩志明教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从全国各地各方面反馈的情况来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势依然严峻,取得疫情防控决胜,还需要继续精准落实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治的各项措施,巩固前期各项工作的成效。但同样重要的是,也需要认真落实国务院以及上海市政府的政策要求,推动分批有序错峰返程返岗,保障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领域复工复产。

  韩志明表示,随着大批人员集中返城返岗,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大量新情况新问题。这对于上海这样超大规模城市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社会各方面也有不同的声音。基层社区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阵地,是阻断疫情传播扩散的重要关口。街道和社区等承受着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巨大压力,在工作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是非常合理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作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具有精细化管理的优良传统,在疫情防控和精准劝返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态度,不能头脑发热,更不能层层加码。”韩志明告诉记者,基层防控工作方式上要避免一刀切,工作过程上要体现人性化,耐心细致地做好被劝返人的思想工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