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热点

【重磅整理】根据最新素材整理的2021年十大时事热点地理事件汇总满满的全是考点目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3-2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重磅整理】根据最新素材整理的2021年十大时事热点地理事件汇总满满的全是考点目

  长津湖地区是朝鲜北部最为苦寒的地区,海拔在1000至2000米之间,林木茂密,道路狭小,人烟稀少,夜间最低温度接近摄氏零下40度。

  长津湖位于朝鲜东北部盖马高原上,北纬40°29′ ~40.483°之间,与我们首都北京的地理纬度大致相当,其北部为中朝界河鸭绿江,隔河与我国的吉林、辽宁相望,东临日本海,距离海岸线公里。

  盖马高原是上图中深棕色范围,整个高原面为玄武岩台地,海拔1300米左右,向北延伸到我国吉林省,可以看到有3座火山喷发,呈三角形分布排列,至今保存着非常完整的火山地貌——长白山天池,南部还有两座破火山口,从卫星图上辨认的非常清楚。

  而朝鲜境内的火山活动并不剧烈,但会有熔岩流喷发出来,形成了面积非常广大的盖马高原。从地质构造来看,我国的吉林省长白山与盖马高原同属于新构造运动期间的产物,山同脉,水同流向鸭绿江,属于同一区域地理环境。

  长津湖属于河谷型湖泊,南部是赴战岭山脉隆起断陷形成的河谷,从盖马高原上可以看到除长津湖外,还形成了一系列断裂湖泊,长津湖只是其中之一。

  长津湖地势低洼,地形起伏较大,横亘在南部有一条海拔2000多米的赴战岭山脉,南北向穿过通道可以直达日本海岸边的城市——咸兴。当年美国陆战一师就是从这个港口登陆,沿着这条通道北上,就可以直达长津湖,再穿过盖马高原就到了鸭绿江边,也就是抗美援朝中的东线线路。

  从水系发育来看,长津湖是长津江向北流动截流形成的,在中部与赴战江汇合后,向北注入鸭绿江,是鸭绿江的一条支流,属于鸭绿江水系。长津湖距离中朝边境不远,所以第九兵团在没有后勤服务情况下步行就能到达长津湖区潜伏。

  长津湖,从纬度和海陆位置关系来看,很难想象会这么冷,1950年长津湖战役恰逢60年来极端严寒天气,当时零下40多度,即使当年没有极端气候,长津湖也是一个严寒地区,一般在10月下旬便会入冬,入冬特别早,11月下旬可达-27℃。年平均气温才1~2度,这样的气候环境农业生产会受到极大影响。

  北京的纬度位置在39.5~41”01之间,很少有零下20度的天气,今年1月初最猛烈的寒潮爆发,早晨才零下20度,朋友圈内一片哗然,纷纷晒出当时的气温,这已经是罕见的低温了。如果我们比较一下两地1月17号上午8.00气温,相差非常大,长津湖-21.3°C,而北京才-8.6°C。(数据来自于美国NOAA)

  从地貌上来看,长津湖位于盖马高原上,高原这种地貌海拔较高,有1300多米,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1000米气温要下降6度左右。其次高原蓄热能力差,比四周高,白天接受太阳辐射后,热量容易随风散失掉,夜晚地面辐射降温,使得气温进一步下降。

  而盆地这种地貌能够蓄热,热量散失的慢,如四川盆地,渭河河谷盆地,相比高原来说天气要暖和。盖马高原与我国内蒙古高原寒冷程度接近,但降雪要多。

  如果从地形条件来看,盖马高原孤零零地矗立在朝鲜半岛东北部,四周没有高大的山脉阻挡,北面恰恰是黑龙江冲积形成的平原,南部是我国的三江平原,地势低洼,呈南北向分布,北部是敞开的鄂霍次克海,这样的地形有利于寒潮南下,直冲盖马高原。

  一般来说河流谷地往往隔断山脉连续,成为水汽或风的通道,例如雅鲁藏布江谷地就是通向林芝地区的一条水汽通道,才使藏南地区成为“江南鱼米之乡”。而黑龙江谷地也成为寒潮南下的通道,盖马高原虽然纬度位置不高,可处于风口之上,才让这里的冬季非常寒冷。

  寒潮爆发南下时,有西、中、东三条路径,而东北平原及朝鲜半岛正处于东部南下的通道上,盖马高原受蒙古冷高压反气旋系统影响,风向偏转为东北风,风从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吹来,携带着大量水汽登陆,受到盖马高原抬升,就形成了降雪。

  其次,冬季日本海相对于陆地而言,水汽活跃,当寒潮爆发南下时,冷暖气团相遇也会形成降雪,我们国家烟台、威海冬季有一种冷流雪,成为当地的雪窝子,盖马高原也有类似的降雪类型,所以盖马高原冬季常常出现暴风雪,雪非常大。

  而同纬度北京要暖和得多,这主要是因为北京受北部燕山山脉和太行山的拱卫,阻挡了寒潮南下,相比于盖马高原气候显得要暖和得多。

  这样一来,长津湖的冬天本来就很冷,但1950年的冬天,更是雪上加霜。这一年,朝鲜遭遇了一场50年一遇的极度深寒天气,不仅普降大雪,伴随而来的还有大风,长津湖地区降到了-30~-40℃,由于风寒效应,体感温度更低。这一年的冬天有什么特别呢?据气象专家考证,原来在1950年1月至1951年2月,发生了一次中等强度的“拉尼娜现象”。拉尼娜效应估计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它在西班牙语中是“小女孩”或“圣女”的意思,与厄尔尼诺现象刚好相对,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现象。当拉尼娜现象来临时,会造成大范围的气候异常,对我国及朝鲜半岛来说,经常会造成冬季低温和频繁的寒潮大风。

  例如2008年初的我国南方的雪灾,就与拉尼娜现象有很大关系。根据观测,今年发生拉尼娜现象的概率也比较大,这也是不少媒体文章预测今年冬天会是冷冬的原因。

  1950年的冬天,正是由于拉尼娜现象,使得本就十分寒冷的盖马高原更加苦寒,史上罕见。身着单衣的志愿军战士在这种条件下,与物资充裕、火力强大、保暖衣物和装具充足的美军王牌陆战一师殊死搏斗,并将对方打得一路狂奔逃命,借助强大的运输和工程能力才得以逃脱,实在是一个奇迹。而志愿军因此付出的巨大牺牲,也令人泪目。

  1950年长津湖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零下40度严寒的条件下,以超出常人的意志,苦战20天,击败了美军王牌师,冻死冻伤3万人。而美军也好不到哪儿去,陆战1师逃到咸兴的时候,随行的汽车装满昏迷不醒的重伤员,有的人干脆被绑到汽车散热器上,冻得像一块块坚硬的木板,身上满是未凝固就冻成一团的粉红色血块,冻死伤也达7000多人。

  盖马高原是一块苦寒之地,人类的生存面临着挑战。至今长津湖还是人烟稀少,经济发展落后的一片荒凉之地。

  天气瞬息万变,这次“异常降水”又未能准确预报出其强度,真的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又是小气候的锅?(嘘~~~)

  数据统计10月2日20时至7日8时,降水持续4天,山西省平均降水量达119.5毫米,有51个县(市、区)降水在100~200毫米之间,累计降水量最大为285.2毫米。

  1. 大气环流形势稳定。 异常偏强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先西伸北抬后稳定维持在黄淮地区,与西风带低值系统在山西形成稳定的东高西低的环流形势,有利于山西出现长时间降水天气。

  2. 水汽条件充沛。 副热带高压西侧的偏南气流和低层西南急流将南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向北经过西南地区源源不断输送到山西中南部地区,为山西持续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来源。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3. 低层抬升条件长时间维持。 在稳定的天气形势下,低层切变线辐合系统长时间维持和降水回波反复经过山西中部,叠加山西吕梁山、太行山复杂地形对偏东气流降水增幅作用,导致山西中部及临汾北部地区极端强降水的出现。

  针对此次极端强降水过程,山西省各级气象部门上下联动,全力做好预报预警服务。10月3日至7日,山西省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共发布预警信息848条,其中发布省级预警10条、市级预警116条、县级预警722条。向各级应急责任人、负责人发布短信共计2598848条、898822人次。山西省气象台累计发布专题预报预警12期和决策服务材料66期,各级气象部门及时发布预报预警,提高信息覆盖面,开展“叫应”服务。

  山西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它地处于太行山与黄河中游峡谷之间,屹立于华北平原的西侧,通常山西会被人们认为它是黄土高原的一部分,而实际上整个山西它的主体却是一个黄土覆盖起伏比较大的山地型高原。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整个山西省境内,地形多样,但多数都是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少。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山地都会出现山体滑坡的情况,只有在外界刺激下才会出现山体滑坡等情况。这一次山西出现了大规模的强降雨,容易使土壤饱和,最终导致山体出现了滑坡等情况。

  山西的主要地貌是黄土高原堆积而成,所以在它蜿蜒起伏的地势中,黄土成为了主要连接的载体,这也造成了山西地面容易出现强烈侵蚀的情况。尤其是遭到这次暴雨的冲击后,地表的岩层和土体受到雨水的侵蚀,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向下陷落的情况,在地面上形成了一种塌陷的地质动力现象,最后导致路面容易出现塌陷的情况。

  从地势来说,山西省的地势是中间低,两边高,西部和东部分别是吕梁山、太行山,中间是盆地。而山西省境内的河流主要是山西和陕西交界的黄河,以及汾河河流。以往山西的降水量非常少,即便是有强降雨也是非常短暂的,出现的雨水会沿着中部盆地流入汾河然后最终注入黄河,但此次山西的强降雨量波及范围非常广,雨量大,持续时间长,而这种中间低,两边高的地势不利于河流排涝,久而久之就引发了区域性洪涝灾害,而且比郑州更为严重。

  近期山西降雨属于一次异常的极端性强降水过程。据统计,山西省降水主要出现在每年的6月-9月,10月份全省月平均降水量仅为31.1毫米。本次降水过程全省平均降水量达119.5毫米,是10月常年月平均降水量的3倍以上,多个站点数据破建站以来的同期历史极值。

  此次天气过程具有累计雨量大、持续时间长、极端性突出等特点,过程前期降水伴有雷电和强对流天气、后期气温剧烈下降并持续走低,造成影响大、范围广。

  10月2日20时至7日08时,山西省平均降水量达119.5毫米,太原市平均降水量185.6毫米,全省有18个县(市、区)降水超过200毫米,有51个县(市、区)降水在100〜200毫米之间,累计降水量最大为285.2毫米。

  本次过程从10月2日23时开始,降水持续4天,至6日23时结束,最强降水时段出现在4日到5日,山西中部连续两天出现区域性暴雨。

  本次强降水过程中,山西全省共5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突破建站以来同期历史极值,6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过程累计降水量超过同期历史极值。

  本次过程前期降水伴有雷电,局地出现小时降水量20毫米-30毫米的短时强降水,后期(4日-6日)降水主要以小时降水量10毫米以下的稳定性降水长时间维持,且气温下降后持续走低,较前期山西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下降8-10℃。

  早在今年年初,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就已经发出了一份气候报告,报告中指出,全球变暖将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加速水循环,将带来更多的极端暴雨天气,曾经千年、百年难得一见的暴雨灾害将变得平常化,并且在带来水灾的同时还伴有干旱、台风、冰雹等自然灾害。

  今年7月的河南水灾、欧洲洪水以及如今的山西暴雨都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而气候变化是因为人们过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据IPCC的报告,如果人们不在本世纪内抑制住碳排放,将全球气温上升稳定在1.5°C,那么地球还将迎来更大的自然灾害。海平面上升、城市被淹没、动物大量死去、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等事件都将上演,这些可比暴雨灾害更恐怖,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灾难将成为家常便饭。

  因为,为了不再出现暴雨灾难,不再让人们背井离乡,我们应当积极改善环境,延缓气候变暖进程,让地球的气候回到正轨。

  暴雨形成的过程相对复杂,一般而言,源源不断充沛的水汽、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性是产生暴雨的基本条件。

  一是持续时间长。7月17日开始河南省西部、中西部地区连续四天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天气,并且强降水仍将持续。

  二是累积雨量大。17日08时到20日17时全省平均降雨量113.5毫米,郑州、焦作、新乡平均降水量分别为:357毫米、210.6毫米、194.5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现在荥阳市环翠峪728.0毫米。

  三是强降水范围广。全省共有4098个雨量站降水量超过50毫米,大于100毫米的有1923个,大于250毫米的有606个。

  四是强降水时段集中。强降水时段主要从18日夜间开始,北部、中部、西部地区普降暴雨、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五是具有极端性。郑州、嵩山、新密、偃师、巩义、登封、荥阳、伊川、孟津等9个站点突破建站以来日降水量历史极值。嵩山、郑州、新密、巩义、偃师、荥阳、登封、焦作等8个站点突破建站以来 3 日累计降水量历史极值。

  郑州市气象局对这次出现的特大暴雨做了数据上的梳理和统计。郑州市20日16时至17时一小时的降雨量是201.9毫米,19日20时至20日20时的单日降雨量为552.5毫米。17日20时-20日20时,这三天的过程降雨量达到了617.1mm。小时降水、单日降水均已突破自1951年郑州建站以来60年的历史记录。郑州常年平均全年降雨量为640.8mm,相当于这三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量。从气候学的角度来看,小时降水、日降水的概率,重现期通过分布曲线拟合来看,都是超千年一遇的。

  一是大气环流形势稳定。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高压分别稳定维持在日本海和我国西北地区,导致两者之间的低值天气系统在黄淮地区停滞少动,造成河南中西部长时间出现降水天气。

  二是水汽条件充沛。7月中旬河南处于副高边缘,对流不稳定能量充足,18日西太平洋有台风“烟花”生成并向我国靠近。受台风外围和副高南侧的偏东气流引导,大量水汽向我国内陆地区输送,为河南强降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来源,降水效率高。

  三是地形降水效应显著。受深厚的偏东风急流及低涡切变天气系统影响,加之河南省太行山区、伏牛山区特殊地形对偏东气流起到抬升辐合效应,强降水区在河南省西部、西北部沿山地区稳定少动,地形迎风坡前降水增幅明显。

  四是对流“列车效应”明显。在稳定天气形势下,中小尺度对流反复在伏牛山前地区发展并向郑州方向移动,形成“列车效应”,导致降水强度大、维持时间长,引起局地极端强降水。

  有不少人困惑,台风“烟花”生成的位置,距离河南郑州的直线公里,为何千里之外的台风会成为这场特大暴雨的“幕后推手”之一?

  大尺度的环流背景对强降雨的产生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得有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而本次,台风“烟花”就是罪魁祸首。但如果只有‘烟花’输送水汽,并不能造成特大暴雨,还得其他的降水产生条件配合。”

  通常降雨集中的都是冷暖空气交汇的区域,也就是俗称的冷暖空气“打架”,两者碰头会造成空气剧烈上升运动,在上升过程中水汽也被抬到空中,形成降水云团。“近期,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偏强,它的南侧就给水汽输送让出了一个通道,‘烟花’搅动过程中促进海上水汽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我国内陆区域。“当水汽被输送到河南地区之后,冷暖空气在此交汇结合,再加上低压涡旋这个夏季常见的暴雨天气系统和地势里迎风坡对水汽的急剧抬升,导致降水云团不断生成和‘滞留’,几方面因素环环相扣造成了历史罕见的降水。”

  气象学上,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暴雨”;100~250毫米以下为“大暴雨”;250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

  “我们常说的暴雨通常指的是累计雨量,但是在极端天气下,短时雨强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指标,它通常指的是1小时、10分钟等单位时间里的降水量。本次特大暴雨里,光是短时雨强突破极值这一项,就容易造成气象灾害。”

  火车有很多节车厢,当其经过时,肯定是很多节车厢一节一节地经过。这如同排列成串的对流云降水,每一朵对流云都会产生短时强降水。当多个对流云团依次经过某地时,其所产生的降水量累积起来,就会导致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这是降水“列车效应”的通俗解释。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这次的降水过程中,中小尺度对流反复在伏牛山前地区发展并向郑州方向移动,也就形成了“列车效应”,导致降水强度大、维持时间长,引起局地极端强降水。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每年从冬季到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从南向北移动,也会有规律地自南向北推移。除在盛夏时偶尔呈南北狭长形状外,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一般呈东西向椭圆状,对我国天气、气候产生重要影响,是造成我国夏季旱涝变化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

  由于我国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依靠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水汽输送,而副高的位置、强度和活动,不仅影响西南气流的水汽输送,还影响其南侧的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向输送来的水汽。由此可见,副高是向我国输送水汽的重要系统。

  由于副高的环流特征产生了有利的水汽输送机制,每年夏季,副高西伸、东辙、北抬、南退过程均对河南强降水产生影响。进入7、8月份,当副高脊线°N及其以北时,河南各地往往出现较雨。近日,由于副高和高压分别稳定维持在自日本海到我国西北地区,阻挡了上游系统移动,为河南各地持续强降雨制造了必要条件。

  9月下旬以来,从东北三省到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再到南部的广东、广西,全国多地相继推出限电措施。过去的一周,除了工商业用电外,不少地区居民生活用电也开始受限。

  马路上红绿灯不亮,居民楼电梯突然停电,东北三省的限电问题正在引发全国关注。但此次东北限电与双控(能耗强度和总量)无关,是电力供应短缺所致。

  进入2021年之后,随着我国经济不断恢复到正常状态,整个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也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而且进入2020年以来,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全球生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很多订单转移到我国,结果我国的外贸出口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企业生产活动的用电需求也出现了明显的增长。

  比如2021年上半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3.9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2%,两年平均增长达到7.6%。

  发电量下降,一方面确实是煤炭资源紧缺,客观上不得不降低发电量;另一方面则是部分发电厂因亏损不愿满负荷生产,主动降低发电量。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8月全国原煤产量26亿吨,同比增长4.4%。尽管原煤产量正增长,但增速却远低于用电量增速。1-8月,全国发电量5.3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

  此外,自去年开始,受内蒙古涉煤反腐“倒查20年”,安监、环保力度增大以及超能力生产入刑等因素影响,大量表外煤炭产能被压缩。

  自2016年开始,在煤炭去产能政策的推动下,东北三省退出了较多煤矿产能,且面临较大的入冬补库需求。2020年黑龙江、辽宁、吉林原煤产量合计0.93亿吨,较2016年的1.13亿吨下滑约17.7%,东北三省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比例也由3%下滑至2.4%。

  在全球大量能源需求的推动下,煤炭价格正在飙升。动力煤价格达到了多年未见的上千元一吨的水平,严重偏离了电厂盈亏平衡点,煤电厂越发电,亏损越大。部分发电集团的煤电企业6月亏损面超过70%。

  “目前,火电的上网电价是4毛多,但发电成本已经达到将近6毛。”有业内人说,“这意味着,火电厂每发一度电,就亏1毛多。”

  风速低时,风电发电量大幅度下降,甚至不发电,风速的三次方与发电功率成正比。东北三省风电总装机达到约3500万千瓦,但在9月21日冷空气过后,风电出力出现明显下降,近日限电期间,风电出力远不足装机容量的10%。

  对于部分新能源,例如水电来说,由于各地河流逐渐进入枯水期,即将到来的冬季属于发电量的低峰期。

  前段时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显示,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9个省(区)上半年能耗强度不降反升,为一级预警。

  考核压力下,各地又赶紧立“军令状”、加速整改。但转眼已近四季度,全年指标如何达成?于是,一些地方就采取强力手段,定指标、压任务,对产业园区和行业强制性限产停工、拉闸限电。

  由于产业结构原因,东北地区工业用电占比相对较小,日常发电量中居民用电量占比较大,因此即使前期已经对非居民执行了有序用电措施,但是仍然存在缺口,不得不对居民用电进行限制。

  另外,背后也有相关电力部门准备不充分的原因。东北地区在90年代之后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有序用电,地方政府与有序用电企业对此并不重视,应对不足,也有抗拒心理,一开始会执行,后来慢慢用电就回来了;此外,在东北多年并不缺电的背景下,拉闸限电极为罕见,而东北工业负荷并不算高,电网公司经验也不足,导致拉闸操作不够精细。

  北京时间2021年9月17日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成功,此次是东风着陆场首次执行载人飞船搜索回收任务。

  东风着陆场将首次迎接三位航天员回家,为什么以前的飞船都是在四子王旗着陆,这次要选择东风着陆场呢?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东风着陆场一直作为载人飞船气象备份着陆场,神舟十二号飞船搜索回收任务是东风着陆场由备份变主场后,首次执行航天员搜救任务。

  而陆地上面符合条件的,人口不多的区域,自然容易让人联想到沙漠区域,不管是之前我们一直用的着陆场还是此次启用的备用着陆场,都是位于沙漠里的。

  此次我们启用的备用着陆场的地形十分符合条件,沙漠为主的地形也包含了戈壁以及海拔不高的一些山地,而且沙漠区域,条件比较差劲,没有人愿意在此地定居。

  相信主要原因就是东风着陆场离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距离比较近,搜索,保障等各方面工作开展都要方便的多。

  大家都知道,作为我国第一个航天发射基地,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各项设备设施都是相当完善的,人员素质也是非常高的,选择东风着陆场,就可以充分发挥酒泉基地的人员和设备的优势,最大限度确保航天员的人身安全。

  另外,不管干什么事,都得有一定的备份,随着我国载人航天发射任务的越来越密集,对着陆场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东风着陆场和四子王旗着陆场就是相互之间的备份,两个着陆场不管哪个有一定的问题,另外一个就可以很快的顶上去。

  东风着陆场一直作为四子王旗的备用着陆场,东风着陆场区地形多样,有沙漠、戈壁、山地,基本涵盖了需要进行试验的各种着陆地形,其实践意义非常大。

  根据任务特点,东风着陆场确定了“指挥协同顺畅、捕获跟踪及时、搜索处置高效、回收安全顺利”的任务目标,紧盯关键环节,着重抓好思想发动、组织领导、总体协调、科研攻关、装备准备、试验文书、人员训练、任务保障、应急处置、安全管控等10个方面的工作。

  着陆场区指挥部成立后,先后组织了3次全系统搜索回收综合演练,多次组织了针对着陆场周边沙漠、戈壁、山地等复杂地形环境的搜索、作业展开、野外生存等课目训练,熟练掌握了在不同气象条件、不同时间、不同地形等条件下,对返回舱的搜索、处置、回收等各种技能,优化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建立了多种方案预案。

  测控、搜索、通信、气象等10个部门结合自身任务明确分工、细化责任、研究问题、搞好协同,确保装备处于最佳状态、组织协调更为顺畅、人员安排更为合理。

  为攻克在沙漠地区搜索回收的各种难题,科研部门聚力攻关,先后完成了返回舱落点预报方法研究和软件开发、机载搜索导航态势终端设备研究等,为快速搜索、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虽然曾是四王子旗备用着陆场,但“东风”并不孤独,如果算上此次神舟十二号返回任务,它至少已执行3次重大任务。

  2016年6月25日,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新建成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顺利开启。

  当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飞行时间约20小时,之后将与上面级分离,并于26日下午以弹道方式返回东风着陆场。

  目前有关“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政策出台,一时间内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

  人口低速增长。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全国总人口为14.1亿人,相比于2010年的13.4亿人累计增长了5.38%。2010-2020年间,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53%,相比于2000-2010年间的年增长率0.57%下降了0.04个百分点,反映近10年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人口低速增长主要源于出生率低迷。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由于医学水平的提高,步入现代社会以后我国死亡率一直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决定因素在于出生率,而我国出生率近10年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根据抽样调查数据,尽管放开二胎以后带动出生率短期回升,但2017年以来我国出生率再次掉头向下,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自2018年开始跌破4‰,低于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的近10年人口平均年增长率。如果未来出生率不能出现回升,总人口增速可能还会随着出生率进一步下降。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我国男性占比达到51.24%,与2010年人口普查的51.27%基本持平。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的105.20相比略有下降。

  但由于男性预期寿命要短于女性,总人口性别比的改善,或更多反映的是整体老龄化趋势的加深。结构上的性别比例失衡问题依然较为严重。根据2019年抽样调查显示,20岁以下的男性占总人口比重为11.8%,女性占比为10.1%,两者相差了1.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未来适婚年龄的男性相比于女性要多2400万人左右。同时,20-49岁之间的男性和女性占比分别为22.9%和21.8%,两者之差也达到1.1%。也就是说49岁以下的男性和女性占比之差达到2.8个百分点,高于2019年抽样调查的整体人口中男性和女性占比之差的2.2个百分点。

  更值得重视的是,未来适龄生育女性占比还面临下滑。由于计划生育的严格执行,1991年开始我国出生人数出现大幅下跌,1998年以后年出生人数已经跌破2000万人。未来20年随着2000年以后出生的女性逐步步入生育年龄以及70年代-90年代出生的女性逐步退出适龄生育范围,我国适龄生育女性占比将面临大幅下滑。由于适龄生育女性的年龄在20岁以后,因此未来20年适龄女性占比的下降是既成事实。

  而二胎放开以后生育率也出现再次回落。尽管2020年全国0—14岁人口占比为18.0%,相比于2010年人口普查的16.6%上升1.4个百分点,但这与15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带来的二孩生育率短期回升相关。根据2019年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一孩生育率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而二孩生育率在短期回升后也开始回落。

  尽管低生育水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结果,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也都普遍面临这一问题。但是我国生育率低迷也存在一些特殊性。一方面,我国的女性劳动参与率较高,抚养幼儿可能意味着退出职场,这意味着女性生育机会成本较大。另一方面是因为结婚成本和育儿成本不断上涨,年轻人推迟结婚以及生育。此外,尽管全面放开二胎,但是生育限制还是存在。

  人口拐点或已临近。生育率的重新回落叠加适龄生育女性占比的下降,意味着未来出生率还会进一步下降。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距已经很小。未来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可能导致死亡率有所上升。而如果出生率进一步下降,我们预计自然增长率将继续下降,总人口的拐点或将临近。

  老龄化问题进一步加剧。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65岁及以上人口的占比达到13.5%,相比于2010年的8.9%提升4.6个百分点,显示我国老龄化问题进一步加剧。按照国际惯例,65岁人口占比超过7%就意味着步入老龄化社会,而占比超过14%就意味着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目前我国的老年人口占比已经快要接近深度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东北三省、川渝和上海、江苏的老龄化问题最严重。分省市来看,辽宁、重庆和四川的老龄化问题最为严重,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或者接近17%,而上海、江苏、吉林和黑龙江的老年人占比也超过15.5%。

  老龄化的加剧意味着劳动力人口向老年人口转移进一步加快,而出生率的下降则意味着未来我国劳动人口占比下降,人口红利减退在加速。2020年15-64岁人口占比已经下降至68.6%,而根据2019年抽样调查数据,第二波婴儿潮对应的45-64岁人口在目前占比高达29.6%,未来这一部分人口步入老年以后劳动人口占比会进一步下降。

  但受教育程度提升,带来人口素质改善。随着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在过去10年的快速发展,2020年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1年提高至9.9年,文盲率由4.1%下降为2.7%。同时,根据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比达到11.0%,相比于2010年提升4.3个百分点。高等教育人口占比的提升意味着我国人口素质的提升,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由于人口结构变化导致的人口红利减退问题。

  经济增长面临向下压力。作为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之一,劳动人口供给的下降对经济增速下滑有直接影响,尽管人口质量的改善可能抵消一部分人口红利减退的影响,但结构变化的负面影响更大。作为人口红利减退更早出现的日本,其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在90年代前后达到顶点,对应经济增速也出现明显换挡。而2010年左右我国劳动人口占比就开始出现回落,同时期我国GDP增速也出现换挡。未来我国人口红利进一步减退的过程中,经济增速或也面临进一步向下的压力。

  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带来经济结构的改变。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消费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别,老年人消费更侧重医疗,而年轻人和中年人消费更侧重房子、汽车等耐用品。同时劳动力人口占比下降和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也会带来国内产业结构由人口密集向资本科技密集的转变。

  同样以日本为例,1994年-2019年间日本的信息通讯、科学技术和医疗保健增速靠前。未来,随着我国青壮年占比的进一步下降和老年人占比的进一步上升,对于房地产和耐用品消费需求可能下降,而对于医疗健康需求会继续上升。同时,劳动力的减少意味着我国经济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科技密集型转型之路刻不容缓,未来政策在这些领域的支持力度可能继续加大。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除了人口的变化以外,城镇化的进程也值得重视。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城镇人口占比为63.9%,相比于2010年上升14.2个百分点,涨幅高于2000-2010年的13.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过去10年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

  未来城镇化进程将放缓。过去二十多年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根据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纳瑟姆曲线%之后就会进入到平稳阶段,城镇化的推进速度将放缓。目前我国城镇化率水平已经达到63.9%,按照每年1.2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5年后我国也将达到城镇化率70%的拐点。而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近两年城镇化率年增长幅度已经下降至1个百分点左右,其实反映出我国城镇化进度已开始放缓。

  部分地区的虹吸效应会愈加显著。城镇化进程的放缓意味着部分地区面临人口流入的同时,就会有部分区域面临人口流失。同时,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年轻人流动性增强也会加剧这种快速发展地区向低速发展地区的虹吸效应。从2020年相比与2010年各省市常住人口变化可以发现,东北三省出现了常住人口下降,而广东、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常住人口的上升。

  而从城市层面来看,一二线城市面临人口流入,三四线及以下城市面临人口流出。根据各类型城市的常住人口变化也可以发现,由于前期一线城市严控人口,二线城市常住人口整体增长幅度最快,而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则面临人口的下降。未来随着人口增速和城镇化进程的放缓,部分城市的人口减少情况会愈加明显。

  (1)长期看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扩大新增劳动力供给,减轻老年人口抚养比,缓和代际之间矛盾,增加社会整体活力,降低老龄化峰值水平。

  人口年龄结构亦称人口年龄构成。各个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或百分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共14.1178亿人,其中0—14岁人口占17.95%,15—59岁人口占比63.35%,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

  人口金字塔是用类似古埃及金字塔的形象描绘人口年龄和性别分布状况的图形。能表明人口现状及其发展类型。

  (2)三孩政策正式落地,意味着相关市场将迎来巨大发展空间。具体来看,涉及母婴产品、玩具、母婴医疗及儿童用药、婴幼儿教育、儿童服饰等多个方面。

  美国最近的极寒和暴风雪天气,却害苦了不少人。美国多个州份持续受极端寒冷天气侵袭,多地气温创近年新低,已有至少31人死亡。

  其中德州灾情最严重,暴风雪导致电网在酷寒中瘫痪,约400万居民家中长时间停电。工厂停工,学校停课,电价暴涨,恶劣天气也使多处疫苗接种中心关闭,疫苗的运送工作延迟,引发大规模危机!

  德州休斯敦等地的气温甚至比靠近北极圈的阿拉斯加还要低,达拉斯部分地区室外气温跌至零下45度。

  而冬季风暴吹垮德州供电的电网,一度400万户家庭无电、电可用,紧急抢修下目前还有270万家庭无电,很多人已经在冷成冰窖的家中忍受了连续断电三天。

  负责供应德州90%电力的得州电力可靠性委员会(ERCOT)表示,气温骤降导致用电量暴增、电力供应不足,该州进入电力紧急供应状态警报,这一警报级别意味着达拉斯、休斯敦等城市大面积轮流停电。

  整个德州有680个电厂,过去三天180个遭受了不一定程度的断电问题,官员表示还要几天才能修好。

  而与此同时,美国也掀起了一场关于再生能源的口水战。德州州长阿博特表示全州包括煤碳和燃油发电,以及风力和太阳能等绿色能源都已经耗尽。

  同时他表示,这显示出绿色新政是多么致命的一项协定。“如果拜登政府试图削减美国的化石燃料,美国各州都会出现德州现在出现的问题。”

  根据德州电力可靠度委员会数据,德州批发电价一度暴涨300倍,突破了一万美元/兆千瓦时,相当于每千瓦时电价超过10美元,而平时是50美元/兆千瓦时

  不只德州,密苏里州居民也饱受断电之苦,新墨西哥州到处雪白一片,芝加哥积雪4.8公尺,俄亥俄州,威斯康辛暴雪况下。至少半个美国冰封!

  而除了对民众生活造成巨大影响,这次极端天气也使大部分炼油厂停工,重创能源业。德州是最大产油州,但莫蒂瓦公司将关闭德州阿瑟港、日产六十万七千桶石油的国内最大炼油厂,而瓦勒罗能源公司与道达尔集团分别关闭阿瑟港的厂房,埃克森美孚公司也开始关闭炼油厂。

  极端天气导致新冠疫苗接种及分发进度放缓,而由于疫苗分发枢纽所在地田纳西州孟菲斯市和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市,受到暴雪影响,全美范围内疫苗分发预计在未来数天出现“大规模迟滞”。

  纽约市长也在记者会上表示,由于全国性的恶劣天气,纽约市的疫苗供给今日将再度断档,超过3万人的预约注射将被延迟。

  最后还有一个不好的消息,据美国国家气象局预报,下一轮暴风雪又将来袭,未来两天将先后波及美国南部、中西部和东北部多州,受影响人口增至一亿。

  对许多人来说,尤其是生活在南方的人们来说,过去一周笼罩着美国中心地带的北极寒流,这种寒冷的天气百年一遇。无数次创纪录的低温。恶劣的天气使德克萨斯州的电网不堪负荷,数百万人断电,水管破裂,引发了人道主义危机。

  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冬季普遍变暖,并导致过去十年全球高温记录的数量超过低温记录的2比1,这一历史性的寒流似乎有违直觉。事实上,矛盾的是,气候变暖实际上可能导致了极端寒冷。

  气象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气象学家提前几周就看到了这个极端的冬季天气。这种极端模式是由年初在北极出现的一种大而可识别的现象引起的,这种现象被称为“平流层突然变暖”(SSW)。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在1月7日预告了冬天的恶劣天气,解释了在12月底和1月初的几天里,北极上空的大气温度升高了100华氏度——从零下110华氏度跃至零下10华氏度。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平流层突然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每隔几个冬天就会发生,预示着接下来几周的极端天气。这是因为当北极迅速变暖时,破坏了一团旋转的冷空气——极地涡旋——一种每年冬天都会出现的半永久的天气系统。

  通常情况下,高速气流绕着涡旋旋转,就像一个套索,将冷空气困在里面。但当北极变暖时,急流减弱并拉长,使得冷空气向南俯冲。

  这使得在北极上空形成了一座巨大的暖空气山,暂时取代了冷涡。温暖的山脉起到了大气阻挡的作用,将急流和刺骨的冷空气转向南方。

  气象学家预见了未来几周的极端情况。北极上空几英里的平流层突然变暖(一种自然现象),加上气候变化导致的北极变暖,这一模式=不稳定的PV和波浪形极端急流,极端寒冷和温暖。

  虽然这种刺骨的冷空气团对上中西部地区来说确实令人难忘,但对他们来说并没有那么不寻常。1899年创下的纪录在美国北部地区更为普遍和严重。

  使这一特殊情况具有历史意义的是,冷空气的核心——极地涡旋的一部分——比它真正往南俯冲的距离要远得多:通常在北极附近整整4000英里。

  过去的一周内,数以百计的日最低纪录被打破,集中在美国中南部平原各州。前所未有的寒冷天气,许多城镇没有习惯也没有准备好应对这种恶劣的天气,也创下了数十项历史记录。

  随着漩涡的影响减弱,一周的记录循环。每天100个,每月几十个,历史记录。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记录是在南部,因为这一历史性事件与气团的极端程度无关。

  长期以来美国各地的冬天都在变暖,寒冷也在减少,但这种情况还是出现了。在明尼苏达州保罗,例如,从1970年到2020年,一年中最冷的温度上升了12.1华氏度。

  6月8日,世界海洋日当天,国家地理正式宣布将南极洲周边海域的南大洋(Southern Ocean)认证为世界五大洋之一。

  国家地理学家表示:“南大洋长期以来一直被科学家所承认,但由于国际上从未达成一致,我们从未正式承认过它。不过这个特定区域的海水够独特,有它自己的独立生态,因此我们决定将其独立出来,与原先四大洋地位相等,成为世界五大洋之一。”

  南冰洋(英语:SouthernOcean或AntarcticOcean),也叫“南极海”、“南大洋”,是世界第五个被确定的大洋,是世界上唯一完全环绕地球却没有被分割的大洋。南冰洋是围绕南极洲的海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南部的海域,以前一直认为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一直延伸到南极洲,南冰洋的水域被视为南极海,但因为海洋学上发现南冰洋有重要的不同洋流,于是国际水文地理组织于2000年确定其为一个独立的大洋,成为五大洋中的第四大洋。但在学术界依旧有人认为依据大洋应有其对应的中洋脊而不承认南极洋这一称谓。

  国际水文地理组织定义南极洋为以南纬60°为界的经度360°内,包围南极洲的海洋,主要有罗斯海、别林斯高晋海、威德尔海、阿蒙森海,部分南美洲南端的德雷克海峡以及部分新西兰南部的斯克蒂亚海,面积2032.7万Km²,海岸线公里。海洋学家对此定义仍有不少异议,澳大利亚的地图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南的洋面都标注为南冰洋,而不是印度洋。

  环绕南极,北边无陆界的独特水域。由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各一部分,连同南极周围的威德尔海、罗斯海、阿蒙森海、别林斯高晋海等组成。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因北边缺乏陆块作为传统意义上的界限,某些科学家不予承认。但由于这些水域在气候方面的均一性,以及在沟通三大洋使三大洋深层和底层保持含氧的低温环境方面有重要作用,另一些科学家认为,把这些水域合为一个整体便于研究。海洋学家们则考虑该水体的物理特性及其中供养的同一动物区系,把它们划为一个独立的海域。曾有南极洋、南极海、南冰洋等多种称呼,其北界划定也有分歧。

  有关文献多采用“南大洋”名称,并以“副热带辐合线”为其北界。副热带辐合线是一条海水等温线密集带,几乎连续不断地环绕南极,表层水温12~15°C,呈现明显的不连续性。因是水文界线,平均地理位置随季节不同而变化于南纬38°~42°之间,故南大洋的面积也不固定,约为77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大洋总面积的22%左右。

  不过,作为国际航道测量组织成员国之一、在南半球又没有领土纠纷的中国,为什么不承认“南大洋”呢?其实不光中国的地理学家这样,南大洋的合法地位在国际学界一直有所争议。毕竟从人们的传统认识来看,“海”和“洋”,以及各个大洋之间的分界,一般还是要以陆地为界线的,仅以洋流为界似乎难以服人。更重要的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都有贯通的“洋脊”,这是洋底扩张、新地壳产生的源泉,而这三大洋脊都延伸到了南大洋的范围内。也就是说,从洋脊来看,南大洋仍然和北冰洋之外的三大洋是一体的……

  即便认可南大洋的地位,它也是地球上最年轻的一个大洋。大约3000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的原因,原本连在一起的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一分为二,一个向北漂一个向南飘,才在南半球形成了一片畅通无阻的广阔水域。和大洋,都并非永恒,而它们的名字也是人类自己取的。愿意接受四大洋还是五大洋,自己选择吧?

  早期地球是一整块,并不像现在一样有七大洲、四大洋,自从地球开始板块运动后,所有一切都在变化,其中人类生活在一整块,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上环境恶劣,常年处于干旱气候,正是因为地球变化才孕育出众多人类,人类在诞生早期,地球常常出现火山喷发、地震等等,如今一切都变得更加安稳。最近几个月内,科学家竟然发现,地球即将要出新,人类能否看到新出现呢?

  非洲有一个非常奇特的自然景观叫做东非大裂谷,它是地球上最长的一个断裂带,这断裂带附近常年会出现地震情况,从卫星上来看它像极了地球伤疤,

  大约在350万年前,非洲板块开始进行运动,形成了东非裂谷全长超过了6000千米,目前这一东非裂谷仍处于扩张阶段,研究人员预测或许在未来很有可能会和非洲脱离,成为一个全新,并且这一更适合人类生存。

  早在前几年科学家已经发现东非大裂谷正在不断向外扩张,不过每年仅仅以0.6厘米的速度移动,东非看起来每年似乎都在移动,100年过后不过仅仅移动了0.7米,肉眼都无法察觉到它变化,可是自从2018年即开始,东非裂谷突然出现了一条大裂缝,这条裂缝和东非大裂谷的走向相同。

  科学家们发现东非裂谷正在试图摆脱非洲,至于为何出现这样情况,让很多人不解,其中地球无时无刻进行板块运动,所以东非裂谷出现新的裂缝似乎极为常见,主要原因是和大洋底部的山脊有关,地球板块运动让山脊向上扩张,产生了新板块,短时间内会产生火山地震情况。

  2008年的时候,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一个超过56公里裂缝,对此俄罗斯科学家研究发现,或许在500万年后东非裂谷会出一个新,这时候非洲人会选择到东非上生存,它成为一个全新,数百万年后人类很有可能会见证一个新出现。

  生命出现和诞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球从来没有停止地壳运动,如果未来非洲出现新,很有可能会让非洲气候出现变故,热带雨林慢慢变成了草原,有可能会让人的身体结构出现变化。

  1972年,阿波罗17号飞船上面的宇航员拍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地球高清照片,那时的地球看上去是如此的美丽。

  今天距拍摄这张照片已经过去了48年。我们人类生活的这个地球还是当时的样子吗?最近,科学家最近公布地球的一张”近照“,与48年前的地球相比,地球的颜色从纯蓝色变成灰蓝色。

  而这一切都是人类造成的,在这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人类的重工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随着工业发展,人类向大气层排放的二氧化碳也不断增加,导致冰川不断融化,甚至最近,西伯利亚永久冻土都开始融化。这一连锁的反应带来的后果是相当可怕的。

  导致地球变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地球的上空满了密密麻麻的太空垃圾,失效的卫星、遗弃的空间站,还有各种各样的碎片,这些垃圾一直围绕着地球运动。

  据美国太空总署,从地面监测到的太空垃圾约1亿件,其中大于10公分,即如一个垒球般大小的已有约2万7千件,1公分以上的多达50万件。

  这些垃圾以惊人速度在近地轨道飞行, 约1.5小时就可以绕地球一圈。数量之多,速度之快非常恐怖。近年很多科幻电影,也都展示了太空垃圾的威胁,比如电影《地心引力》中,一块10厘米大小的太空垃圾就可以摧毁一刻昂贵的卫星。

  所以希望大家善待我们的地球,因为它目前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也希望某些企业,不要过度包装,做出你该有的贡献。

  近日,一项发表在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杂志《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的新研究显示,气候变化造成了海洋变暖,导致地球上空的明亮云层减少,这使反射到太空的光线变少,地球正在吸收比以往更多的能量,这可能会加速气候变化,导致全球变暖。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从地球反射到月球表面的光,以及卫星测量的数据,发现在过去20年里,地球的反照率显著下降,地球正在变得越来越暗。科学家称这一发现令人十分担忧,因为研究人员本来希望地球变暖可能会产生更多的云和更高的反照率,这将有助于减缓地球变暖,但现在看来,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

  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NJIT)发布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讯》(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的1项新研究,测量地球23年间的光反射率,发现人类居住的星球正在变暗中,专家认为此状况“后果严重”。

  综合外媒报道,新泽西理工学院透过南加州大熊湖太阳天文台(BBSO)1998年至2017年收集的数据,发现在这19年间,地球反射到月球的太阳光亮度下降,反射率下降约0.5%,令研究团队更为惊讶的是,与1998年相比,2017年至2020年地球反射率的下降幅度,在3年内就达到0.5%,变暗速度有增快的趋势。

  研究团队表示,太阳的亮度与地球的反射率,这2个因素会影响地球的明亮程度,而经过观察,地球的反射率与太阳亮度的变化周期无关,意味着变暗的主因来自地球内部,借由美国太空总署(NASA)在近地轨道的卫星数据,进一步探明地球变暗是因为太平洋上空的云层减少,无法将阳光反射到太空中。

  研究显示,地球现在仅能朝太空反射29.5%阳光,目前地球每平方公尺反射的光,与20年前亮度相比平均大约减少半瓦,海洋吸收太阳光变暖,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臭氧(O3)等温室气体影响阻止地球的辐射热散逸到太空中,形成恶性循环。

  全球变暗是由于日益增多的空气污染物,世界大部分地区晴日能见度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不断下降。科学家们将之形容为“全球变暗”,在东亚、南亚、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尤其明显。然而,欧洲能见度有所改善,而北美洲的能见度保持相对稳定。全球变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尤其是俄罗斯、北极、爱尔兰、德国和日本等日光损失严重的地区。但是澳大利亚的两名科学家将在会上用实际证据指出南半球也面临着同样的命运。

  地球不仅面临着温室效应的困扰,面临着一个新现象——全球变暗。科学家说在过去50年内,由于严重的污染和可能的气候变化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下降了10%到20%,使地球看起来变得越来越昏暗了。

  在上世纪90年代,英国科学家格里·斯塔希尔意外发现,上世纪50年代时以色列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能量,与90年代相比竟存在着惊人差距,其下降幅度高达22%。格里查找了世界各地关于地表接收太阳能量的记录。结果,在他查找的所有地区都发现了类似现象。上世纪50-90年代,美国地表接收到的太阳能量下降了10%,前苏联地区的降幅则高达30%。就全球范围而言,太阳能每10年便降低1-2%。格里称这一现象为“全球渐暗”。

  经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空气污染。不论是发电站燃烧煤炭,还是汽车燃烧汽油,它们所产生的物质除了不可见的二氧化碳,还有极微小的漂浮颗粒。这些可见的空气污染改变了云团的光学性质,受到污染的云团,具有更强的反光性,从而将太阳光线反射回了太空。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科学家们担心,阳光不能充分照射海洋,全球降雨分布会受到严重干扰。有迹象表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旱灾,原因可能正在于此。那几次旱灾造成数十万人死亡,如果同样的情况在亚洲出现,将是更大的悲剧,因为那里生活着世界一半的人口。

  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全球渐暗”可能使科学家低估“温室效应”的真正影响。表面上,温室气体造成的“温度上升效应”,会被“全球渐暗”带来的“冷却效应”抵消。事实上,情况恰恰相反。太阳能的减少,可能正意味着全球变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比我们从前估计的要大得多。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天空很容易出现灰蒙蒙的情况,除了夏季的几个月,很多日子里放眼望去,会有种天昏地暗的感觉。据气象数据显示,最近50年,以色列接受的太阳光量比上个世纪下降了22%,美国下降了10%,部分地区下降16%,俄罗斯也有较大程度的下降。

  导致地球变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造细微颗粒在大气中增多,也就是气溶胶颗粒越来越多。气溶胶颗粒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自然界火山喷发,二是人类化石燃料等工业排放产物。例如,燃烧的煤炭形成了大量粉尘,都散发到空气中,然后这些固体颗粒和大气中的水汽结合形成小水滴,水滴密集后,就形成了一片片云。

  其中,云层本身就能散射太阳光线,云层中的一些化学物比如硫酸盐,会更加反射太阳光。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到达地球表面的光量也越来越少,所以造成了地球越来越暗的现象。

  并且科学家发现,火山喷发后形成的气溶胶对太阳光量的吸收和反射程度要远小于人类排放形成的气溶胶,因为火山灰气溶胶和人为气溶胶的成分不一样,对太阳辐射的作用也不一样,甚至有些火山灰颗粒能促进太阳光到达地球。

  而云层的自然变化相比于人为气溶胶,也是很小程度的,人类活动才是地球变暗的主因。即便是无云状态下,空气中只要气溶胶颗粒越多,到底地面的太阳光量就越少。

  全球变暗,会导致地表和海面水量的蒸发减少,从而导致全球范围雨量减少,雨量减少对生物界可不是好事,同时它也会影响地球水气循环,导致过冷和过热的极端天气情况出现。不过,虽然全球在变暖和变暗,但是人类已认识到不加控制的工业化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因此都在向着节能减排的方向努力,相信地球气候会慢慢恢复过来的。

  提到沙漠,大家想到的都是缺水、干旱,少雨甚至不下雨。然而这两天很多人就被一则报道震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近日遭遇洪水,导致中石化三万套设备被淹,损失惨重。

  据他们所说,7月19日,新疆轮台县天山山脉迪娜尔山段普降暴雨,加之夏季天山融化的雪水,叠加形成了季节性洪水,袭击中国石化西北油田玉奇片区,将沙漠变成了水乡。

  该厂于2001年3月成立,是一个集油气开采、处理为一体的现代化采油企业,为中国石化集团西北油田分公司最早的一支开发队伍。

  这个报道今天引发网友热议,绝大多数人都对沙漠遭遇洪灾一事感到意外,有人解释说是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的冰都在融化,不少沙漠地区都有雨水增多。

  值得一提的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所在区域在国代还是有不少国家的,西域文明也一度繁盛,然而这些文明很快就消失,有可能就跟沙漠无常的气候有关,当地土地松软,河流没有固定河道,遇到大雨成灾就容易改道,淹没良田,抗灾能力弱小的古人很容易就受影响,甚至走向灭绝。

  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年平均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时只有四五毫米,而它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

  白天沙漠表面的温度能高达70到80摄氏度,旺盛的蒸发,使地表景物飘忽不定,因此这里常常会出现“海市蜃楼”的奇景。

  生长在这里的少量植物都拥有超级发达的根部,可以超过地上部分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以便汲取地下的水分。有些植物为了生存和繁殖,当稍有雨水时,就能用短短的十几天时间,完成了萌芽、开花、结果的一整套生活周期。

  这么一个极度缺水的地方怎么就能让洪水给淹了呢?其实这是道高中地理题:夏季西北地区会因为冰川融雪而径流量陡然增大,引发洪涝灾害。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但最近却接连降下了暴雨,而且还是在沙漠的腹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2021年6月15日18时45分发布暴雨预警信号:喀什地区、克州等地的局部区域3小时累计雨量已达48毫米以上,预计6月15日夜间到6月16日夜间,上述地区和和田地区、巴州南部山区等地的局部区域将出现累计雨量达40~80毫米的暴雨或大暴雨。

  根据6月16日6时的降雨实况图可见,南疆出现了大范围的降雨,局地甚至出现了暴雨,其中洛浦县降雨量已达79.8毫米,皮山也达到了65毫米,都是暴雨量级,对于一雨难求的南疆地区来说,这个降雨相当惊人,同时也创了有记录以来降雨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一场雨。12

  今年以来,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先后有四次异常强降水。首先是2月26日,塔克拉玛干沙漠降雪,范围不小;3月30日,焉耆、和硕、库尔勒等地突降暴雨-大暴雨,焉耆24小时雨量达60毫米,打破纪录近一倍;4月19日,莎车降大雨,一日雨量相当于当月雨量3倍,部分乡村近50毫米;5月14日,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心的塔中降极端暴雨,一日雨量相当于年平均雨量的数倍。

  这已经是今年影响南疆的第五场异常强降雨,难道沙漠要变草原?我们来一起看一下南疆天气异常的原因。

  身居腹地的新疆,由于受到高山的阻隔,南部的印度洋气流和东部的太平洋气流都很难对其产生影响,对新疆降雨产生影响的主要由三股气流。

  一个是北太平洋气流,主要影响天山以北地区,阿勒泰地区经常性的暴雪就是受它影响导致的;再一个就是西大西洋气流,它主要影响伊犁河谷地区;还有一股气流,大家可能不熟悉,就是西伯利亚沼泽气流,随着气温的升高,西伯利亚沼泽开始解冻,产生大量的湿润气流,在冷空气的推动下会影响新疆地区。

  但是这次南疆的强降雨,不但和西大西洋气流有关,西伯利亚沼泽气流更是“主谋”,这次西伯利亚气流极其旺盛,它沿着阿拉山和天山的缺口,一路南下,进入塔里木盆地,由于前期塔里木地区气温较高,湿暖气流不断上升,遇到周边的山脉,便形成大范围的强降雨,就如同我们烧水一样,水不断加热,受锅壁阻挡,热气只能不断上升,而到了一定的高度,气温降低,热气变冷凝成水珠。这次南疆的降雨如同锅里烧水,非常类似。

  刚才说过这次降雨是受西伯利亚沼泽气流影响,这说明西伯利亚当地气温大幅偏高,沼泽已出现大面积的解冻,这与全球气温变暖相吻合。

  虽然南疆降水偏多,但是由于降雨的不连贯性和当地的高蒸发量,对当地绿植和农作物的影响也只是暂时的,并不能将沙漠变成草原,新疆的半干旱气候特征仍将维持,雨水增多也只是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一种响应。

  沙漠里的地面像混凝土一样坚硬,它完全不需要太多的水就可以淹没一个地区。这是由于水不能渗透到土壤里(因为沙漠没有土壤)

  沙漠里的风和间歇性的雨会逐渐清除沙子、灰尘和其他细粒颗粒,最后留下较大的颗粒碎片形成沙漠地面。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流动的沙丘面积占沙漠总面积的82%,而固定、半固定沙丘仅占18%,位于沙漠西部和中南部地区。留下的较大的颗粒碎片会通过雨水、流水、风、重力、蠕变、热膨胀和收缩、湿润和干燥、霜冻膨胀和地球的持续微震的力量被摇动到位。

  而风吹对小颗粒的清除不会无限制的持续下去,最终就会形成一层像混凝土一样坚硬的沙漠地面,这个地面会形成一个屏障来抵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