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评论

文学期刊的多重面孔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8-1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文学期刊的多重面孔

  《特区文学》是与时代一起成长的文学期刊,是与一座年轻的城市一起生长的文学期刊。它是这个时代的留声机,它是这座城市的面孔。

  自1982年创刊以来,这本与时代和城市共命运的文学期刊,经历了无数的调整与动荡,昔日辉煌自不必说,在波涛汹涌的新媒体时代,在喧嚣的商业都市洪流夹缝中生存的一份纯文学刊物,是否还能傲然坚守于神圣的位置上?

  2018年《特区文学》推出了第五、六期,即“大湾区文学专辑”与“文学新生代专辑(1988-1999)”,这两期刊物的隆重出场,标志着《特区文学》在新媒体时代迎来了又一次转型,预示着《特区文学》在“大湾区”与“文学新生代”的双重奏鸣曲中踏上了新的征程。

  这两期文学期刊有着郑重其事的仪式感,它是通往未来的仪式。在这仪式感的背后,它不仅仅是商业都市中安静的一隅,不仅仅是车水马龙的都市里心灵休憩的港湾,不仅仅是城市文化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为共同的心理认同与归属散发着自己安静的能量。然而,更重要的是一叶知秋的力量,在表面的文本背后,折射出中国当代文学期刊现代性的多重面孔。

  一是与时俱进的大湾区文学主题。《特区文学》曾经致力于特区范围内的文学呈现与展示,然而,大湾区概念的引进,无疑扩大了“特区文学”所探讨的范围。湾区本来是指围绕沿海的众多海港与城市所构成的群落,由此衍生的经济效应,被称为湾区经济。全球较为明显的湾区有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概念首先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动内地与港澳的深化合作,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其在国家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文学期刊对这一经济概念的借用,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办刊的理念,显示了纸质文学刊物欲要在新媒体时代脱颖而出的努力,涵盖和引领纸质文学刊物的潮流。从立足于广东与深圳到面向世界的雄心与胆魄,倡导经济湾区建设中的文学参与,从而提升文学期刊的影响力,这是《特区文学》所积极倡导的理念。

  在这一期里,不仅有深圳作家邓一光、胡野秋的小说,广州诗人黄礼孩、郑小琼的诗歌,更有于爱成的《深圳文学与湾区远景》、蔡益怀的《香港文学的气场与潜能》以及凌逾的《花城如何绽放于大湾区》关于大湾区文学的讨论。尤其于爱成对于大湾区文学这一概念的警醒,他不无忧虑地提出“大湾区文学之谓只是一种盛气凌人、先入为主的形而上学的迷思”,他更主张,“不是城市之间的相互对标,而是对标国际湾区的成就,是人类顶端城市文明的方向”。这种辩证反思的精神在刊物之中闪闪发光,无疑同时也显露了《特区文学》办刊理念包容、博大的胸怀。

  二是文学新生代的集体浮出。《特区文学》贡献出整期的版面推介新生代,即90后作家群,以新锐的作家为文坛输送新生力量,90后作家则以整体亮相的方式宣告着文学新时代的到来。推介新人,一直就是文学期刊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当年,因为《收获》推出了余华、格非、马原、洪峰等先锋作家的作品,《北京文学》《人民文学》《上海文学》也做出了回应,陆续推出先锋作家的作品,由此形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先锋文学的流派,至今传为美谈。然而,这一期《特区文学》的表现已经超出了对新人扶持的范畴,它的暗流涌动暗示了更多的中国当代文学动态的信息。即便是90后的写作群体还尚未成熟,但因为这一代青年作家的生长环境、教育程度、国际视野已经完全不同于前辈作家,他们的书写必然有别于前辈作家。那么,他们如何来接续中国当代文学的传统,这恐怕是整个文坛都在翘首以盼的重大文化事件。

  在欢迎、鼓励与培养的心态中,《特区文学》以如此隆重的方式,迎接了90后新生代的正式入场。不仅为文学研究者提供了第一手的研究资料,而且还可以从90后作家作品中捕捉到更多的现代性元素,更好地通过作家作品分析出社会现状的变迁。如果说90后作家的名字还些许陌生,那么王占黑、李唐等炙手可热的90后优秀作家,他们的作品不时地出现在全国重要的文学刊物的头条中。如果说1991年出生的王占黑和1992年出生的李唐还算是少年老成,那么1999年出生,年仅19岁的时潇含《漫食记》也能在《特区文学》中悄然登场,这也实在考验了编辑的眼力与勇气。

  对于90后作家的大力扶持,可以是一种美谈,同时也意味着某种危险。然而,绝美的风景,往往在奇险的山川。因为他们的路还很长,在这里刚刚起步,他们将要走向未来的时间,他们要接续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学传统,任重而道远。

  1.创新性。《特区文学》不仅仅是在坚守,更多地是在创新。《特区文学》如同它所在的城市一样,不断创新前行。它所坚守的是文学的使命,创新是时代赋予的特质。在新媒体时代,纸质文学刊物如何冲破生存的重压?创新是唯一的通道。《特区文学》创新的力量来自于冲破特区的局限,以大湾区的体量,比肩国际城市群的胆识,粤港澳大湾区将向世界三大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的方向进发,而文学则是它的代言人。

  2.互动性。《特区文学》推出的“文学新生代专辑”,实际上是与中国的各种文学期刊的对话,这种互动性构建了“姹紫嫣红总是春”文学百花园。因为,几乎与此同时,《人民文学》设专栏集中推出90后作品,《上海文学》开设了“青年专号”,《作品》推出了“90后推90后”,《天涯》推出了“90后作家小说专辑”,《芙蓉》推出了“90新声”,等等。这种不约而同的举措,仿佛是多声部几重唱,一个声音追逐着另一个声音,另一个声音再追逐着另一个声音,使得《特区文学》融进了交响乐的乐章,共同发声,声入人心,最终殊途同归。

  3.主题性。文学期刊的一期一主题,鲜明的主题以先入为主的态度彰显着期刊所宣扬的理念,以最强烈的冲击力让读者过目难忘,以此培育着读者的群体。关于主题的选择,《特区文学》具有浓烈的时代感,能够把握到时代的脉搏,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当下的信息,及时地生成自我的理念。

  4.科技性。《特区文学》不仅在内容上创新,更加主动融合了新媒体技术。配合纸质刊物,同时也推出了微信公众号,推介优秀的篇章,使得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能够为己所用,赢得读者的尊重与青睐,显示了刊物科技性、与时俱进的一面。

  《特区文学》在双重维度下所显示的重要特质,勾勒出文学期刊在新媒体时代所呈现出的多重面孔。即便是纯文学的刊物,也不可避免地参与了现代性的社会进程,现代性的复杂性的元素在一个刊物中可以清晰地辨认出来。因为文学期刊的时效性,时刻表明着它是一个动态的文学现场,时刻感应着时代的精神,各类文学现象涵盖在同一个文学空间之内,构建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学生态。无论作者还是读者,都深刻地参与着文学生态格局的构建,而《特区文学》则更像一个虔诚而忠实的手艺人,精雕细刻着自己的作品。作为阅读者,寄情于这一文学期刊,也许是对它隆重而殷切的期许。

  作者简介:刘洪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当代文学、文化产业及城市文化。至今,已经在《文艺争鸣》《当代文坛》《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个人学术著作《争鸣的场景—七八十年代之交文学争鸣研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小说评论杂志社网站
  • 编辑:金泰熙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