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地产  购物

教育产业化(教育产业化的利弊)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9-2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教育产业化(教育产业化的利弊)

 

作者:窦昆老师

随着中办国办转发双减通知,新政干预下的学科类培训,一下子降至冰点。校外教育培训行业迎来刹车,整个民办校外教育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洗牌。

对培训行业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政策希望达到的效果。这时候,培训界从业人员还在讨论政策是否合理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必要揣测政策了,该说的文件里都说得一清二楚了。丝毫不要怀疑未来这一政策的落地力度,一定是全国范围内的彻底落地,地方不出现政策层层加码的情况,就算谢天谢地了,别妄想政策实施打折。

要么转型,要么转行。关于转型,其实早在三年多以前就应该开始了。2018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委发出《关于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的通知》,从那时起,教培机构就应该考虑转型了,但也许认为减负喊了多年,已经产生狼来了的懈怠感,教培业我行我素,并没有大的变化。岂不知,从减轻课业负担到减轻课外负担,一字之差,但是指向已经明确。接着,教育部发出了一系列通知,不断收紧对培训机构的管理,教育部长、基教司长在多个场合连续喊话,应该说,给教培行业从业者留足了时间。然而,事实证明,教培人依然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直到另一只靴子落地。

毋庸置疑,无需揣测,无力反对——培训肯定是没法做了!各位教育培训业的老板和老师们,是时候认真考虑转型的事了!

转行,行行都难做,关键是不会,原有的场地、设施、团队、老客户都浪费,损失最大化,并非明智之举。转型,进入民办教育的其它细分领域,相对容易。问题是,向哪个领域转型呢?这里,研究政策多年、原本从事培训、后来果断转型、转型还算成功、被有人称为教育培训转型第一人之敝人,为教育培训行业梳理出了十二大转型方向,其中各有千秋,各有利弊,具体向何方,各位看了以后,自作主张。

01 幼儿托育

这是国家大力提倡、给予扶持的行业,主要是0—3岁婴幼儿的看护,政策上没有任何障碍,按照《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到2025年每千人口中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要采取减免物业租金、加大人员培训、给予建设运营补贴、加强示范项目建设等措施,加快构建托育服务体系。对于普惠性托育服务项目,按每个新增托位1万元的标准给予支持。

估计很多人看了这样的政策诱惑,就会心动了。但是要提醒的是,凡是国家大力鼓励的行业,就是瞎子都能看到的机会,一拥而上,就不是什么机会了;凡是国家给予补贴的行业,说明这个行业的盈利是很难的,从做生意的角度不宜进入;凡是奔着拿国家补贴而去开办的项目,多数都难以长久,最后可能市场上没有赚到钱,补贴也没有拿到手。当然,你是出于做公益之心另当别论。

幼儿托育行业硬件投入大,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要求高,安全风险大,托育效果如何难以验证,孩子续报名率低,这都是投资者要考虑的因素。

02 学前教育

这个行业如果你过去没有摸爬滚打过十年以上,就不要考虑了。2018年11月7日,国家出台《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提高公办园占比,要达到50%以上;提高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要达到80%以上。民办园一律不得上市,上市公司不得投资盈利性幼儿园。文件一出,民办幼儿园的黄金发展期戛然而止。

什么是普惠性幼儿园?就是限定收费,不以盈利为目的。提高公办园数量,意味着民办园招生难度加大。不能上市,意味着大的资本都不能进入这个行业了。民办幼儿园在过去多年的野蛮生长中,软硬件方面的门槛已经抬得很高,竞争非常激烈,新手上路能够成功的机会几乎没有了。

03 私立学校

动机是你的内心之火。如果别人想从外部点燃你,那么你容易被伤害。

目前的民办全日制学校,主要是两大类:一种是走低端,招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一种是走高端,开办国际班、输出留学生。城市适龄儿童入学难,学位一位难求,这是事实。那么,开办一所全日制民办学校,这条路如何?

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将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指出:民办教育首先将更加公益化,也更强调民办教育的公益属性。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不得组织学科知识类培训考试,不得提前招生、掐尖招生。目前,很多地方的民办学校已经和公办学校一样摇号招生了。这意味着,民办学校不能再靠优质生源保证办学质量,从而吸引家长报名了。湖南、江苏、四川等地教育部门发文要求,将调减本省内民办义务教育占比,即民办初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占义务教育在校生总人数的比例,下调减至5%以下,并不再审批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民办学校投资大,管理严,标准高,加之在审批、招生、收费等方面加以限制,这条路基本行不通。

04 素质特长

素质特长类培训的内容包括:琴棋书画,体音美劳,诗酒花茶,科技编程,等等。

政策层面,发展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大方向,也是公办教育的短板,国家已经放宽了素质特长类培训的管理,一些地方已经明确不需要办学许可证,到市场监管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即可。在双减文件里,把这类机构的审批交给了文化、体育、科技等部门,有可能将来实行备案制。市场层面,家长对这类培训的需求一直都有,而且会越来越大。

素质特长类培训的短板在于,对于师资的依赖太高,教师团队难以复制,而家长信赖的就是有特长的老师而不是老板和机构。有特长有经验的老师自己往往自己创业当老板,老板把没有经验的老师好不容易培养出来,老师一旦有口碑了,就容易跳槽或单干。如果老板或老板娘本身不具备素质特长类的教学能力,进入这个行业要慎重!

05 上门家教

培训机构取消了,但是升学考试压力还在,考试分数仍然重要,培训的市场需求不会消失。但是,必须转向地下了,上门家教应运而生。这其实是培训最初的样子,兜兜转转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如果你铁了心还想做学科培训,如果你本人在学科培训方面确有专长,做上门家教服务是可以的。无论是到家长家里,还是让学生到自己家里,或者拼成三五人的小班,都是可以的。当然,这个可以,不是政策允许,而是这种地下活动很难查证啊!

做上门家教,你必须要做到的是,低调、低调、再低调。不可以有门面,不可以有宣传单,不可以打广告,不能搞连锁,不能养专兼职团队,更不可以做线上平台,当中介也不行。小打小闹,作坊式,夫妻店,撑不着,饿不死,无伤大局。也就是,不可以公开,不可以做大,仅限于老板本人和老板娘。

06 课后服务

这里所说的课后服务,是指进入公办学校承接课后服务,属于劳务输出性质。

从长远来看,校内托管面临人员难题,学校老师工作繁忙,精力不济,一边做教学一边从事课后服务不是长久之计。依靠退休教师、志愿者协助校内托管,恐怕也是暂时的,质量也难以保证。最终,社会力量进入校内,承接校内的课后服务,是课后服务的大方向。教育部长陈宝生早在2018年两会上就指出:公办学校不能把这件事给垄断了,可以考虑把社会力量引到学校去。

不过,为了防止培训在校内死灰复燃,或者培训机构借助进入校内为自己的招生引流,深圳等地课后服务的文件规定:不得引入学科培训机构进入校内从事课后服务。还有个问题,就是学校也不会心甘情愿地把学生资源面向校外机构开放。目前,能够进入学校参与课后服务的,以素质特长类培训机构为主,因为这类培训机构能够利用放学后对孩子们开展培训,家长们也愿意为此买单。

07 高中培训

在知识型经济时代,不论银行金融业从业员或有志投身该行业者,均需透过自我增值温故知新,才能与时并进。

由于双减文件里所指的学科培训机构,指的是义务教育阶段,高中不属于义务教育,高中学科培训暂时不在监管范围,从政策上讲是允许的。从市场来看,也有这方面的需求,一些高中生要借助校外培训才能在高考中取胜。

高中培训的难点在于:师资力量。没有几把刷子,教不了高中生。现在的大多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培训机构,针对的都是小学和初中,难以胜任高中教学。

08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是国家提倡和鼓励的教育门类。

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职业学校教育包括各种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职业中学)等,是学历性的教育,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教育。职业培训是非学历性的教育,包括对职工的就业前培训、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等各种职业培训,属于人社部门审批和管理,也有政府补贴。

职业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培训,差别较大,职业教育的门槛较高,培训机构的老板们,爬得过去否?

09 学能教育

指的是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学习能力的培养,包括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虽然不让传授学科知识了,但是家长们提成绩的需求依然存在,从传授知识到传授方法,应该说,学习能力的培养比讲解知识点更重要,同样能够达到提高成绩的效果。开展学能教育,既规避了政策,也满足了家长需求,是个不错的选择。

问题在于,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像讲解学科知识那样直观,有点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觉。对于众多不知名的小机构而言,家长凭什么相信你能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提高了多少怎么量化?最终还是要用考试成绩说话。一旦把学能教育和提分挂钩,很容易又回到学科培训的老路上,再次成为政策打压的对象。

10 心理教育

社会转型期,人们总是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压力。学生有升学压力、毕业压力;成年人有升职加薪养家糊口的压力;父母和孩子之间存在沟通相处问题;夫妻之间存在相互理解接纳的问题等。这些,都需要心理学来帮助解决。

尤其疫情后,心理需要疏导、治疗的人增加。我们不时看到中小学生自杀的新闻,背后往往是孩子的心理存在疾病,包括网瘾、早恋、暴躁、叛逆、自闭等表现,都需要从心理层面加以引导和教育。

11 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是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有助于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政策层面,国家教育部、旅游总局等十一部委曾发文件,鼓励推进研学旅行。但是很多公办学校害怕承担安全风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主要精力放在学科教学上,对研学旅行的业务并不熟悉,不知道如何让学生在旅行路上达到研学效果。即便学校组织了,往往出于安全考虑,把孩子们管得很死,有的孩子形容出去了就是不停地排队,什么都没玩到。这就是校外教育机构大显身手的舞台了,不仅可以组织本校区老学员开展研学旅行,还能够招收新学员研学旅行,而且有机会进入公办学校承接研学旅行活动。

市场层面,孩子的天性是爱玩,当然喜欢出游了,即使上课也喜欢到户外野外上课。越来越多的家长也认识到,孩子太累了,有必要外出放松,却苦于自己没有时间带孩子外出,或者家长觉得自己带孩子出去就是纯玩、纯购物,无法让孩子学中玩、玩中学。教育机构组织研学旅行,解决了这一难题。

12 校外托管

几乎在对学科培训整体叫停的同时,今年暑假,教育部发文鼓励开办暑期校内托管,并且宣布今年秋季校内的课后服务要做到全覆盖。有人认为,此举对校外托管的打击很大。大错特错!

通常来说,校外托管只在学期中举办,寒暑假大多数机构是不开展托管业务的,因为往常很多孩子在假期都会去上培训班,哪有时间报暑期托管呢?暑期校内托管,占用了部分孩子的暑假时间,让这部分孩子无法上培训班,这是对学科培训的精准打击。相反,过去很多家长并没有想到要送孩子到托管,校内托管的开办,大大提升了家长的报托管意识。然而,校内托管因为老师普遍抵触、学生也不愿意长时间留在学校、校内托管不允许补课和授新课,注定难以广受好评。多数孩子最终还是要选择有品牌有品质的校外托管机构。

客观上来说,培训业的叫停,把巨大的教育消费份额留给了托管,学校的课后服务又为校外托管培育了市场、教育了客户,校外托管由此站上了难得一遇的风口。

不过,开办校外托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托管收费普遍不高,加上学校课后服务收费更低,校外托管如何解决盈利难题?学校减少作业甚至取消作业,过去靠辅导作业为主的托管机构,业务如何转型?管护时间长,安全隐患多,托管机构怎样规避安全风险?上班时间长,工作内容杂,待遇也不高,校外托管机构如何招人和留人?

结束语

上述一系列问题,就进入了我十几年来研究的主要领域了。只要你感兴趣,我都能给你答案,以后再探讨。

以上12个方面,是在政策许可和市场接受两个大前提下,给出的在教育领域的转型建议,大家可以比较一下优劣势。具体转向何方,最后还要结合自身实际,作出科学选择。

祝您转型成功!

(写于2021年7月28号)

作者简介:窦昆,湖北人,原省报资深编辑记者,2004年下海创办晋级教育,打造中国首个学生托管品牌,出版多部学生托管行业专著,院线电影《放学后》出品人,央视少儿频道播出托管题材动画片《小鹰晋级》出品人。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什么是创业?如果你敢向自己承诺,愿意拿出人生最黄金的十年、十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决定玩这个游戏,愿意损失生活乐趣,甚至可能付出健康,这就是创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